送雍尧咨游青城
曾游玉垒市,长揖岷山云。
尘缘不暇往,今日翻送君。
丈人紫霞服,麻姑青练裙。
鹿车时出游,俗眼了难分。
犹闻老人村,鹤发自耕耘。
岂无抱德士,可与立奇勋。
勿求不死药,自苦骨与筋。
胡儿正南牧,两河如聚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游览过玉垒市集,向岷山云朵深深地一鞠躬。
因为尘世的缘分无法脱身前往,如今只能向你传送这份情感。
画中的人物身穿紫霞般的衣裳,而麻姑则穿着青色的丝裙。
他们乘着鹿车时常出游,但让凡夫俗子难以分辨。
我还听说在古老的村庄里,白发的老者仍然在耕种劳作。
当然不乏拥有高尚品质的人,他们可以立下奇特的功勋。
不需要追求不死的灵药,劳苦自己的筋骨是自我折磨。
如今的世道正被南面的外敌困扰,就像把两条河边的蚊虫聚集在一起一样让人头痛。
去完善
释义
《送雍尧咨游青城》是宋代诗人王灼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该诗的词语注解:
1. 曾游:曾经游览过。
2. 玉垒市:指四川省都江堰市的玉垒山。
3. 长揖:深深地作揖行礼。这里形容对岷山的尊敬之情。
4. 尘缘:尘世因缘,世俗之事。
5. 丈人:尊称长辈或德高望重的人。
6. 紫霞服:道家的一种服饰。
7. 麻姑:道教中的一位女仙。
8. 青练裙:青色绢裙,此处以麻姑服饰喻青城山的景色。
9. 鹿车:古代一种载人的小车。
10. 俗眼:凡夫俗子的眼睛,这里表示自己无法看清神仙模样。
11. 鹤发:白头发,形容老人的头发。
12. 耕耘:耕田种地。
13. 抱德士:有道德操守的人。
14. 立奇勋:立下奇特的功勋。
15. 勿求:不要寻求。
16. 不死药:传说中能使人长生不老的药。
17. 自苦:自己受苦。
18. 骨与筋:身体筋骨。
19. 胡儿:指北方少数民族。
20. 南牧:南下放牧。
21. 两河:指黄河和淮河。
22. 如聚蚊:像蚊子聚集在一起。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王灼以磅礴的视野,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用以送别友人雍尧咨去游青城。诗人将友人与古代的神仙形象、隐士生活、国家大事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关怀,同时也表达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在“胡儿正南牧,两河如聚蚊”这两句中,诗人将国家的战事比喻为蚊虫聚集,表现出他对战争的痛苦感受和对和平的期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深深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雍尧咨游青城》是南宋词人王灼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当时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族矛盾仍然尖锐。
在王灼的一生中,他担任过地方官吏,对民生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也受到朝廷的赏识,曾任国子监丞,但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而遭排挤。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王灼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他既对国家前途忧心忡忡,又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
在淳熙年间,南宋朝廷对内采取守势,对外寻求和平。这一时期,儒家思想逐渐复兴,士人纷纷倡导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受此影响,王灼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