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演上人

标题包含
送演上人
整整袈裟团团笠,覆此短小精悍质。 谁知意气解摩云,羞对诸儿恋乡邑。 江南萧寺不知数,据堂说法尽龙虎。 只应饱取一味禅,断却从来巧章句。 昼短天寒无定程,孤舟尚倚装赍轻。 玉泉度岁亦良策,好在沙头春水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灼(1034年-1116年),字晦叔,号颐堂,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和政治家。 王灼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并未因此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身穿袈裟头戴斗笠,覆盖在这短小精悍的身体上。 谁知这志气能冲向云霄,却羞于面对孩子们留恋故乡。 江南的寺庙数不胜数,在讲堂上讲经论道充满生机与活力。 只应该吃尽一味禅的真谛,断绝一直以来精巧的诗句。 白天短暂天气寒冷没有固定的行程,孤单的小船依然靠岸携带轻便的物品。 在玉泉度过岁月也是一个很好的策略,希望在沙头春水上涨时一切安好。
去完善
释义
1. 整:整理;正:端正。这里指演上人的仪容齐整。 2. 团:圆形;笠:竹编的遮阳挡雨的帽子。这里是说演上人戴着圆圆的斗笠。 3. 覆:遮蔽;此:这个;短小精悍质:指演上人身材矮小但精神焕发。 4. 摩云:形容高大入云之物或志在冲天的人。这里指演上人有高远的志向。 5. 乡邑:家乡;这里指家乡的亲人。 6. 萧寺:佛教寺庙;江南萧寺:泛指江南一带的寺庙。 7. 据堂:在讲堂上;说法:宣讲佛法。 8. 尽龙虎:比喻寺院僧侣们都有出色的才能。 9. 一味禅:一种玄妙的禅宗哲理;断却:舍弃。 10. 巧章句:巧妙的文辞;这里指世俗的文字游戏。 11. 无定程:没有固定的行程;昼短天寒:指冬季的天气状况。 12. 装赍:行装;轻:轻便。 13. 玉泉:河流名;度岁:度过冬天;良策:好办法。 14. 好在:倒装的结构,意为“在好”;沙头:河岸边的沙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送别的场景为起点,把演上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人首先通过描述其整装待发、性格坚定的特征,体现出他对演上人禅意的理解。接着通过对比“家乡”与“江南萧寺”的差别,揭示了演上人洒脱的气质和高尚的追求。诗中还指出:演上人应深入领悟禅意,摒弃华丽的词藻。最后表达了对其旅程的关心,以及在山水间度过岁月的期许。全诗韵律悠扬,富有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演上人》是南宋诗人王灼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不详。王灼(约1145年—1217年后)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音乐家,他的主要作品有《碧鸡漫志》《枣林杂俎》等。 在这段时间里,王灼经历了南宋初期的一系列社会动荡和历史变迁。他生活在金兵入侵、山河破碎的困境中,感受到了民众的痛苦和国家命运的沉浮。在这种背景下,王灼关注国家命运,关心民生疾苦,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外,当时佛教在南宋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王灼作为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也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佛学的深刻理解和对僧人的尊敬之情。因此,《送演上人》这首诗表达了王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禅宗高僧的敬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