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 其四

标题包含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 其四
颖出三十客,今趋万里程。 才高官未称,词与笔俱精。 珠玉忘形秽,江山共眼明。 莫嫌巴蜀远,扬马各文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任希夷(1895年-1972年),原名任鸿隽,字叔永,四川富顺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1. 早年经历:任希夷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经过仔细斟酌和思考,将这段古文优雅地译为现代白话文如下: 在众多出众的人物中,这个人才脱颖而出,如今正追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才华横溢但官职还不算高,他的文学和文笔都非常精湛。这位才子在面对别人的优点时并不觉得自卑,在欣赏美丽的江山时也会心情愉悦。不要嫌弃四川和重庆等地离京城太远,因为这里曾经孕育了扬雄和马融等优秀的文人,他们的文字至今仍然让人惊艳不已。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毛茶干:名字,疑为人名或职务名。 2. 赵司法:名字,疑为官职名。 3. 颍:地名,指安徽省阜阳市。 4. 三十客:此处指年纪在三十岁左右的人。 5. 趋:表示速度的动词,意为快速前行。 6. 万里程:距离遥远。 7. 才高:才能出众。 8. 官未称:此处的“官”表示地位或地位的象征,整句话意思是他的地位与才华不相匹配。 9. 珠玉:珍贵的物品,比喻美好的事物。 10. 忘形秽:指不介意自己的形象是否高大美好。 11. 巴蜀:古代地名,现为四川、重庆等地。 12. 扬马:即扬雄和马融,均为汉代著名的文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历东湖的美好景象,以及对于友人才华的赞美。诗中“颖出三十客”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于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的才华出众;“才高官未称”则暗示了友人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展示,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讽刺。接下来两句“珠玉忘形秽,江山共眼明”,用比喻的方式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眼界。最后两句“莫嫌巴蜀远,扬马各文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鼓励和支持,希望他能够在文学上取得更高的成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文学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毛茶干赵司法游东湖四首 其四》是北宋诗人任希夷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0年前后,正值中国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任希夷正身处中原地区,与毛茶干和赵司法一起游览了美丽的东湖。 当时的社会环境相对安定,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富足。这使得文人墨客有机会欣赏自然风光,抒发胸臆。因此,这首诗反映了任希夷与友人共同欣赏东湖美景的喜悦心情,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