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成作
心格崇霄禁路通,纤埃收尽见天容。
三千绛阙云开锁,十万霓旌月印踪。
香袅鬰葱翔鼎凤,松摇寥廓状云龙。
虚皇夜宴长生殿,九奏琼璈动晓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灵深处通往云霄的道路畅通无阻,所有的尘埃都被扫清,展现天空的壮丽景象。
在云端打开的三千道红色宫门,如同云朵打开了大门;十万彩带般的云朵与月光相映成趣,留下足迹。
香气四溢、郁郁葱葱的鼎炉中飞出凤凰,松树摇曳生姿,犹如翻腾的云龙。
虚无的神仙在长生不老之殿欢宴,深夜演奏的美妙音乐使得晨钟为之震动。
去完善
释义
1. 心格崇霄:表示精神寄托在崇高的云霄之中。
2. 禁路通:指进入天宫的道路畅通无阻。
3. 纤埃:微小的尘埃。
4. 三千绛阙:比喻天宫的壮丽景象。
5. 云开锁:形容云雾散去,显现出天宫的景象。
6. 十万霓旌:形容彩旗飘扬,营造出天宫的华丽氛围。
7. 月印踪:月光照耀下的痕迹。
8. 香袅:香气飘渺。
9. 郁葱:香气浓郁。
10. 翔鼎凤:形容凤凰在天宫中飞翔。
11. 松摇寥廓:形容松树在辽阔的天宇中摇曳。
12. 状云龙:描绘出如云龙般的壮观景象。
13. 虚皇:虚构的神仙皇帝。
14. 夜宴:指夜间的宴会。
15. 长生殿: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6. 九奏琼璈:指优美的音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赵善括内心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首联以“心格崇霄”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崇敬之情,仿佛通往云霄之路已被打开。紧接着的颔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天空的欣赏,看到绛阙云开、霓旌月明的美景。接下来的颈联则以香袅鼎凤和松摇云龙作为对比,表现出仙境的奇异景象。最后,尾联通过描述在长生的宫殿中,有琼璈的音乐响彻云霄,感受到那神秘而又美妙的夜晚。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神仙境界的向往,也富有浓厚的艺术想象力和色彩斑斓的画面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醮成作》是南宋诗人赵善括在淳熙年间创作的诗歌。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南侵,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局势紧张。然而,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和提倡,文学、艺术等领域反而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善括辞官归隐,从事道教修炼活动。他通过诗歌表达了他的道教信仰和隐逸生活的理想。
在淳熙年间(1174-1189),赵善括因家庭原因失去了经济来源,生活贫困。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追求自己的信仰和理想。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交往密切,共同探讨道学、文学等课题,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在诗中,赵善括描述了自己在道教活动中所经历的感受和心理变化。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教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通过对道教活动的描写,反映出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在政治压力下对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他们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