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母氏生朝二首)
月华凝露掌。正极目鸾霄,望风鲸壤。深宫注遐想。听点点花漏,盈盈仙仗。笙箫迎响。降琼轮、玄云步障。洞□扉、笑别蓬瀛,下应太平无象。
俱仰。姆仪春煦,归节冰清,道风夷旷。三迁教养。金阙里,玉音赏。况传家清白,满堂朱紫,相对兰荪竞长。待齐秦、汤沐疏封,赐灵寿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如水洒满地,抬头望向高空,聆听着微风和海洋的声音。深深宫殿里的我思绪飘渺。听到远处花朵滴水的声音,见到仙女们缓缓走来。音乐声中,仙女们从天而降,彩云般的屏障环绕在她们周围。敞开门扉,微笑着告别仙山蓬莱,一起走向凡尘人间。
所有人都仰望这份荣誉。这位女性风度翩翩,如同春天的阳光,她的归来如同冰雪消融。她的话语平静而深远。她的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家中世代清白,子孙满堂,共同在绿色的花草中茁壮成长。等待着受到皇家恩赐的那一天,沐浴着皇家的恩泽,获得祝福的灵寿杖。
去完善
释义
1. 月华:月光、月色。
2. 鸾霄:借指皇宫。
3. 鲸壤:指广阔的土地。
4. 深宫: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宫廷。
5. 花漏:即更漏,古代计时器。
6. 盈盈:形容仪态美好。
7. 仙仗:皇帝出行的仪仗。
8. 笙箫迎响:形容音乐声的和谐美妙。
9. 琼轮:指月宫。
10. 玄云步障:指天上的浮云。
11. 洞□扉:指敞开的大门。
12. 笑别蓬瀛:指离开仙境回到人间。
13. 俱仰:都表示敬意。
14. 姆仪:母亲的言行举止。
15. 春煦:春天的阳光,比喻母亲的慈爱。
16. 归节:操守。
17. 冰清:形容人品行高洁。
18. 道风:道德风范。
19. 夷旷:平易开朗。
20. 三迁教养:孟子幼年随母亲搬家三次的故事,用来赞美母亲的教诲。
21. 金阙里:皇宫之中。
22. 玉音赏:皇帝的嘉许。
23. 传家清白:家族传统的美德。
24. 满堂朱紫:朱紫泛指高官显贵,这里用来形容家族中有很多有地位的人。
25. 兰荪:香草名,用来赞美母亲的品德。
26. 汤沐疏封:古代对母后的尊号。
27. 灵寿杖:老年人拄的手杖,这里用来祝福母亲健康长寿。
去完善
赏析
赵善括的《瑞鹤仙·母氏生朝二首》是南宋时期的词作,其主题为祝颂母亲的生日。此词描绘了一幅深宫中母亲生日的场景:月色如水,花香四溢,母亲端庄地坐在宫中,满耳都是美妙音乐和欢声笑语。画面充满生机与活力,反映了母亲的慈爱和威严。
上阕通过描绘深宫之中欢庆生日的氛围,表达对母亲的敬意。"月华凝露掌"描绘了月明如镜的景象,仿佛凝结着母亲的辛劳。"鸾霄"和"鲸壤"则寓意母亲的尊贵地位和宽广胸怀。"深宫注遐想"暗示了母亲在如此氛围中的欣慰心情。而"笙箫迎响","琼轮"和"玄云步障"等物象的营造,使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下阕以"姆仪春煦,归节冰清,道风夷旷"赞美母亲的品德。其中“三迁教养”暗喻孟母三迁的典故,意味着母亲对孩子的殷殷教诲与悉心培养。“金阙里,玉音赏”表达了朝廷对母亲的敬重和赏识。紧接着,作者用"传家清白,满堂朱紫"强调家族的高贵品质与荣光。结尾的"待齐秦、汤沐疏封,赐灵寿杖"则寄寓了祈愿母亲长寿的深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母氏生朝二首)》是南宋词人赵善括创作的一首词,以庆贺母亲的生日为主题。
此词创作于南宋中期,具体时间难以确考。据记载,赵善括生活在南宋孝宗、光宗和宁宗时期,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和文学活动。
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虽在南宋初期大力提倡文人政治,但在后期则逐渐衰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政治腐败日益严重,使得民间疾苦加深。然而,在社会动荡中,人们依然重视家庭伦理的维系,特别是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因此,赵善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诗词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感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