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王右司三十韵
丱角从亲后,抠衣拱座隅。
辞章窥雅制,翰墨景良模。
零露哀先德,青云激壮图。
暌违十五载,流落二三孤。
蹇涩凭乡荐,崎岖达上都。
芝眉重晤对,桂籍偶叨逾。
劳苦温言重,开明鄙性迂。
一雷初绾绶,千里遇分符。
琴浦催科拙,澄江德政殊。
美瓜滋灌水,良酝寄兵厨。
社雁惊飞楚,边鸿不到吴。
色辞思益远,忧患痛多虞。
风树亲难待,林泉誓与俱。
啼号真有累,缰锁复相拘。
华节来临镇,荒城获走趋。
二天蒙芘覆,半载幸驰驱。
郡政惭轓盖,民歌愧袴襦。
深期展四体,宁复顾微躯。
厚意平生在,高风振古无。
亲依方款密,聚散忽须臾。
鹢首浮仙路,乌台接禁涂。
苕溪虽近甸,宣室頼嘉谟。
德盛应难外,民思觊少苏。
甘泉跻法从,膏泽下寰区。
自叹如巢幕,人怜数守株。
寸心随履舄,只影在江湖。
鸟倦一枝稳,龙须大手屠。
闲情验蕉鹿,浩思忆莼鲈。
已困三眠茧,还穷五技鼯。
枫宸清问处,回首念疎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幼时跟从亲人学习,亲人在座位角落观察我是否认真读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诗词歌赋的美丽韵律,跟随书法大家临摹字句。受到雨露滋润般的关爱和激励,志向高远,渴望成就一番伟业。然而现实中有挫折和流离失所的痛苦。借助乡试得以勉强踏上仕途,历经坎坷终于来到京城。再次遇到恩师,意外地成为了书香门第的一员。他们关心的话语温暖我心,并使我的性情更加开朗。初入官场获得任职,前往远离家乡的地方为官。尽管治理百姓有些笨拙,却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重和拥戴。品尝美食美味佳肴,聆听悠扬的丝竹之音,感叹时光的流转和世事的无常。虽然身处异地,但仍心系故乡的亲人朋友。忙碌的工作常常使我感到疲惫不堪,但想到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便不再计较个人得失。在此美好时光里,庆幸能结识知己,共同成长。即便未来路途艰险,也要坚守信念勇敢前行。但愿能够施展抱负,实现为民服务的愿望。感恩一路上那些无私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去完善
释义
1. "丱角":指儿童时代。
2. "抠衣":提起衣服,表示恭敬。
3. "雅制":高尚的礼制。
4. "零露":比喻人的德行。
5. "青云":喻高位。
6. "流落":流离失所。
7. "乡荐":地方举荐。
8. "上都":京都。
9. "桂籍":指科举及第者。
10. "风树":父母养育之恩。
11. "琴浦":地名。
12. "啼号":哭喊。
13. "华节":指旌节。
14. "二天":犹言两日,表示时间短暂。
15. "轓盖":古代官员出行时用作仪仗的车盖。
16. "民歌":民间歌谣。
17. "袴襦":指平民百姓。
18. "四体":指四肢。
19. "微躯":谦称自己的身体。
20. "乌台":指御史台。
21. "禁涂":皇帝的御道。
22. "仙路":指通往仙境的道路。
23. "苕溪":水名。
24.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
25. "嘉谟":至理名言。
26. "德盛":道德崇高。
27. "寰区":天下。
28. "鸟倦一枝":用鸟倦知还的寓言比喻归隐之心。
29. "龙须":龙须草,此处比喻人才。
30. "数守株":多次错过机会。
31. "蕉鹿":指梦境。
32. "浩思":豪情壮志。
33. "莼鲈":指思乡之情。
34. "三眠茧":蚕茧三次变黄,比喻衰老。
35. "五技鼯":有五种技能的鼯鼠,比喻才疏学浅之人。
去完善
赏析
该诗作表达了诗人赵善括与友人重逢的喜悦、离别时的思念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作者用词典雅,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典故和修辞手法,使全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诗人以自身经历为线索,叙述了自己宦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的忠诚。此诗堪称古代文人抒发情感、展示才情的典范之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王右司三十韵》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作品,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
赵善括是南宋著名的学者、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在南宋初期,他进入官场,担任过许多职务,如国子监祭酒、尚书省左司郎中等。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
在宋宁宗时期,赵善括被任命为尚书省右司郎中,这是他人生中的一段高光时刻。在这个时期,他积极参与政治活动,致力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然而,他同时也感受到了朝廷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这使他感到忧虑和不安。
《上王右司三十韵》这首诗正是赵善括在这一时期的心情写照。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对朝廷内部矛盾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他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国家山河的美景,表达了对盛世的向往和对人民的关爱。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担忧,以及对未来前途的迷茫。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