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

标题包含
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
月明千里正婵娟,且莫匆匆便放船。 三载泛莲依绿水,一朝荐鹗上青天。 西楼未作经笥梦,北阙先分御鼎烟。 且向蓬山雠校了,却持荷橐从甘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善括(1078年-1135年),字无咎,号乐庵,南宋词人。他是南宋初期的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赵善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进士。赵善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明月照亮千里,不要急于放船. 三年苦渡绿江,一朝像鸟飞入青云. 未曾在西楼做书生意,却在北方享受皇家的恩宠. 先将任务完成,然后再拿着草鞋跟随皇帝前行.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送别诗。此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陈圣嘉在离别之际的深厚情谊,同时表达了对他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首联“月明千里正婵娟,且莫匆匆便放船”,以明月作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这里用“婵娟”一词,既指月色美丽,又寓含着团圆之意。紧接着劝友人不要匆匆离去,流露出不舍之情。 颔联“三载泛莲依绿水,一朝荐鹗上青天”,是对陈圣嘉三年为官生涯的回顾和赞誉。他以莲花自喻,表现了自己清廉的品质;又以鹗鸟为象征,表达了他有才华、有抱负的一面。这句诗传达了赵善括对陈圣嘉的深深敬意。 颈联“西楼未作经笥梦,北阙先分御鼎烟”,表示虽然陈圣嘉即将离任,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里的“经笥梦”意指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责任;“北阙”和“御鼎烟”则表达了对皇帝和朝廷的忠诚。 尾联“且向蓬山雠校了,却持荷橐从甘泉”,进一步表达对陈圣嘉的期许。蓬山代指朝廷,雠校即校对典籍的工作。这两句意味着,希望陈圣嘉能够在校对典籍之后,继续辅佐皇帝,为国家贡献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这首诗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赵善括所作,具体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从诗中的内容和历史背景进行推测。 首先,赵善括在南宋时期,曾任吏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有深厚的政治素养和丰富的官场经验。他在这首诗中对陈圣嘉的赞誉和支持,充分显示出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赵善括担任吏部侍郎或参知政事期间创作的。 其次,诗中提到“解组还朝”,意味着陈圣嘉已经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即将回到朝廷继续为国家服务。这可能反映了当时南宋朝廷对国家治理的重视,以及对于官员执行任务的认可和鼓励。 此外,从诗中可以看出,赵善括和陈圣嘉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政治理念。赵善括对陈圣嘉的赞美和对他的期待,表明了他们在政治上的一致立场,也反映出南宋士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共同进步。 总之,《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年代难以确定。在创作这首诗时,赵善括在朝廷担任要职,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高度的国家责任感。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对官员的重视和对国家治理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