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毕作
醮阑星斗挂修甍,彩跸丹舆上玉清。
百尺坛空云弄影,一钩帘卷月输明。
灵香匝地寒无力,宝奏钧天静有声。
万里好风吹目断,松篁犹学珮环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挂在宁静的建筑之上,色彩斑斓的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向天上的仙境。高高的祭坛上空,云朵舞动投下倒影,窗帘半开,月色倾泻而入增添光明。灵香遍布大地,寒气微显却温柔无比,神妙的音乐在空中静静地传扬。春风轻拂,眼中的景色宛如诗画,松树和竹子还在模仿着悦耳的环佩之声。
去完善
释义
1. 醮阑:醮是道教的一种祭礼,意为祭奠结束。阑指完结,所以“醮阑”即祭祀活动结束。
2. 星斗挂修甍:星斗指天上的星星;修甍(méng)是指高耸的屋脊。这里表示星辰映照在高高的建筑上。
3. 彩跸丹舆:彩跸(bì)是皇家车马的美称,这里借指道教的车辇;丹舆即红色的车舆,也是指道教的车子。
4. 上玉清:玉清是天宫的别称,这里是说登上了天宫。
5. 百尺坛空:百尺是形容极高的意思;坛空是指拜神之地的空旷。
6. 云弄影:弄是玩弄之意,影是影像或倒影,这句话表示云彩在天空中飘荡,留下美丽的倒影。
7. 一钩帘卷月输明:一钩是描绘新月的形状;帘卷是指窗帘被掀起;月输明是指月光洒下来,特别明亮。
8. 灵香匝地:灵香指的是祭神用的香料;匝地是遍布大地的意思。
9. 宝奏钧天:宝奏是赞美乐音的美妙;钧天是指天宫的音乐。
10. 静有声:意思是音乐虽然静默,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11. 万里好风:好风指和风,柔和的风;万里是形容范围广大。
12. 松篁犹学珮环鸣:松篁是松树和竹子的合称;犹是依然的意思;珮环鸣是指珮环发出的声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赵善括在醮事活动结束后所见的景致和感受。诗人以细腻的手法描绘出庙宇的高耸、月光的明亮以及氛围的静谧,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庄重的画面。同时,他还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与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醮毕作》是南宋词人赵善括的一首词,创作于公元1156年。在这一年里,赵善括作为南宋官员,正面临着金朝的侵略威胁。在此背景下,他心怀忧虑,感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苦难。
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金朝则控制着北方广大地区。两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赵善括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他在《醮毕作》中写道:“翠梧阴转午,惊梦起新凉”,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之情。
赵善括在这首词中,还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如梦,世事无常,唯有珍惜当下,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人生观,既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的坚定信念。总的来说,《醮毕作》是赵善括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以其独特的人生感悟和家国情怀创作的词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