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张尉食字韵

标题包含
和张尉食字韵
玉杯春酌金盘食,曾忆雪香同醉色。 归来信宿未能忘,欲洗羁怀乱愁织。 青山相对云归堂,一觞聊尔非琼浆。 羡君佳篇效伯良,要知使我搜枯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善括(1078年-1135年),字无咎,号乐庵,南宋词人。他是南宋初期的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赵善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进士。赵善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用金盘盛美食,曾记与雪花一起沉醉的日子。 回来之后,仍然难以忘记那些美好时光,想驱散心中复杂的忧愁。 绿水青山间,云朵飘荡在庙宇上空,一杯酒并不能完全消解忧虑。 欣赏你的好文章,令人想起贤才李白,让我也想要燃烧自己的智慧。
去完善
释义
1. "玉杯春酌金盘食":这句话描述的是酒宴的豪华,其中“玉杯春酌”指的是用珍贵的杯子喝美酒,“金盘食”则是指在金盘中盛放的美味佳肴。 2. "曾忆雪香同醉色":这句是说曾经一起喝酒、欣赏美丽的雪景的回忆。"雪香"即指雪景的美好,"醉色"表示喝酒时的陶醉神情。 3. "归来信宿未能忘":诗人写自己回到家后还沉浸在之前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中,难以忘怀。"信宿"是指住两夜。 4. "欲洗羁怀乱愁织":诗人想要通过饮酒来排解心中的郁结和纷扰的忧愁。"羁怀"是指客居在外的忧愁心情,"乱愁"表示情绪的混乱和烦恼。 5. "青山相对云归堂":描写的是青山间的景色,"云归堂"是云雾缭绕的山间居所的景象。 6. "一觞聊尔非琼浆":"一觞"即一杯酒,"聊尔"意为勉强,"琼浆"在此指代美酒。这句话说的是虽然只是普通的酒,但也能勉强解解忧。 7. "羡君佳篇效伯良":"羡君"是对张尉的赞美之词,"佳篇"是形容张尉的作品,"效伯良"则是效仿古代名士伯牙与钟子期的情谊。 8. "要知使我搜枯肠":"要知"表达的是请对方知道的意思,"搜枯肠"形容绞尽脑汁构思诗句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张尉食字韵”,张尉是诗人的朋友,而“食字韵”则是诗人用来与朋友交流的一种形式。诗人通过回忆与张尉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中,诗人描述了与张尉一起饮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诗人以“玉杯春酌金盘食”描绘出宴会的热闹气氛,同时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离开家乡,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他希望通过与朋友共享欢乐时光来暂时忘记乡愁。 颈联和尾联则进一步表达诗人对朋友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用“青山相对云归堂”来比喻他与张尉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在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友谊。结尾处,诗人以“要知使我搜枯肠”表达了在好友面前自己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敬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善括(1149-1220),南宋词人、学者,字无咎,号应斋居士。《和张尉食字韵》是他在公元1175年左右创作的一首词。赵善括在这期间,致力于科举考试,终于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公元1183年考中了进士。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长期被贬谪。 在赵善括生活的时期,即南宋晚期,中国正处于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之中。由于金兵的不断侵犯,国家的防御能力受到严重威胁,政权岌岌可危。这一时期的文人往往在壮志未酬的情况下,对社会现实表示忧虑和愤懑。赵善括也不例外,他一生忧国忧民,立志以儒家的理念来改造国家和社会,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和张尉食字韵》表达了赵善括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以及对朝廷的不满。在词中,他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引子,表达了对前朝人物的敬仰,也暗示了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风流人物。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感到无奈和悲凉,“千秋事业都休”的哀叹表达了他对无法实现理想的深深遗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