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壁

标题包含
题壁
平芜行尽又青山,水遶寒堤绿一湾。 征客红尘自来去,碧林鸣鸟独幽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善括(1078年-1135年),字无咎,号乐庵,南宋词人。他是南宋初期的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赵善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进士。赵善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走过一片平坦的草地,又是青山连绵,碧水环绕着寒冷的河堤形成了一湾绿洲。远行的旅者们在繁华的红尘中来来往往,而碧绿的树林里鸟儿在幽静的环境中欢快地歌唱。
去完善
释义
1. 平芜:指草木丛生的平原旷野。 2. 行尽:走遍了。 3. 水遶寒堤:江水环绕着寒冷的堤岸。 4. 绿一湾:指江水呈现出一片绿色。 5. 征客:离家远行的人,这里指旅人。 6. 红尘:指繁华热闹的地方。 7. 自来去:来来往往,表示频繁往返。 8. 碧林:绿色的树林。 9. 鸣鸟:发出叫声的鸟。 10. 幽闲:幽静悠闲,形容环境静谧。
去完善
赏析
《题壁》是南宋诗人赵善括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平芜行尽又青山”,诗人以“平芜”(即平原)与“青山”作对比,突显出旅途的漫长和风景的变幻。接下来的“水遶寒堤绿一湾”,描绘了旅途中见到的河流、堤坝和沿岸的绿色景象,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 第三句“征客红尘自来去”,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络绎不绝的行人,他们奔波于红尘之中,忙碌而又庸碌。而最后一句“碧林鸣鸟独幽闲”,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向往——在喧嚣的红尘之外,寻找一份宁静与自由的生活。这里的“碧林”和“鸣鸟”象征了诗人的理想境界,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了他在复杂世界中追求美好与宁静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壁》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正值南宋后期,时局动荡不安。 在这段时间里,赵善括的人生际遇可谓跌宕起伏。他本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任过地方官职,但时局的变化使他不得不离开官场,开始了一段漫长的流浪生涯。在这段时期,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百姓的苦难,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诗中,赵善括以“何处无佳景”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当时南宋王朝已经日薄西山,社会矛盾激化,民众疾苦重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赵善括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民生疾苦的现实,以及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