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作
一坛横压绀天低,好向云端觐紫微。
林鹤惯闻金磬舞,烟鸾疑认玉台飞。
步虚声彻空犹响,宝篆香销露未晞。
星斗绣天长不夜,疑乘风驭扣瑶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绘天宫景象的诗。我将为您翻译成优美的现代白话文:
一坛横空,仿佛压低了整片蓝天,让人想往云端深处瞻仰紫薇帝君。树林中的仙鹤习惯聆听金钟之声翩翩起舞,烟雾中的鸾凤疑惑地辨认着从玉台之上飞翔而至的身影。歌声如天空之音穿透空灵,宛如永恒的回响;篆字状的香云飘散在空中,带着露水仍未干。满天繁星如同锦绣,让夜空永不明灭;仿若驾驭着风的仙人们,叩响了那通向天堂的大门。
去完善
释义
1. "绀天":形容天空的色彩,这里可以理解为深蓝色或灰黑色的天空。
2. "紫微":指天上紫微星,即北极星,也是皇权的象征。
3. "金磬":金属制作的磬,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4. "烟鸾":指烟雾中飞翔的鸾鸟,鸾是一种神话中的神鸟。
5. "玉台":此处指天坛之上的祭坛。
6. "步虚":指踏在空中,形容人在空中行走的样子。
7. "宝篆":珍贵的篆书,这里可以理解为天坛上的碑文。
8. "露未晞":指露水还没有被阳光晒干。
9. "星斗绣天":指繁星点缀在天空中,如同刺绣一般美丽。
10. "风驭":驾驭风的工具,这里可以理解为云彩或仙人的坐骑。
11. "瑶扉":指仙界的门。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上高台,以诗人的视角来描写周围的景象. "一坛横压绀天低" 描述了诗人所站的高台视野开阔,仿佛可以覆盖住整片蓝天。接下来的诗句中,“好向云端觐紫微”表达了诗人渴望见到天上的神仙,表达出诗人向往超脱凡尘的心情。"林鹤惯闻金磬舞"和"烟鸾疑认玉台飞"则通过描绘林中的仙鹤和烟云中的凤凰来表达自己心驰神往的景象。在后面的诗句中,“步虚声彻空犹响” 和 “宝篆香销露未晞”则描述了诗人在高台之上的感觉:虽然远离尘世,但周围的声音与景色仍然清晰可辨,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最后的两句“星斗绣天长不夜,疑乘风驭扣瑶扉”则展现了诗人对于神话传说中夜空中星星的光辉映照下天宫的美好想象,同时也暗示了他想乘风驾云进入那美丽的地方。整体来看,诗人以一幅壮丽且神秘的图景传达了其向往超脱世俗的心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坛作》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描绘科举考试场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8年,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当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士人阶层对于通过科举获取功名抱有较高的期待。
赵善括在南宋时期颇有才名,但科场之路颇为坎坷。他在青年时期便已经取得举人的身份,但在之后的会试和殿试中多次落第。因此,他对于科举考试的复杂性和竞争激烈有着深刻的理解。在这种人生际遇下,赵善括创作了这首《登坛作》,以表达对科举制度的思考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科举考试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然而,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如应试者过分追求功名、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这些时代背景知识为赵善括创作《登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