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

标题包含
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
痴龙偃蹇玩岁月,深居白云抱幽石。 有时江海肆贪残,坐视天焦地皮拆。 分疆守职各有方,止沸讵可扬其汤。 曰旸而旸雨而雨,何待酹酒焚炉香。 不谓神心有城府,必需精祷方降雨。 刑鹅割牲厌口腹,缁衣黄冠诵章句。 上天有意生斯人,假尔群祀江之滨。 弄权推怨吝所施,帝怒碎戮犹微尘。 吁嗟痴龙今已矣,异日忧深目前喜。 勿将风雨希民求,岁岁丰穰尽天赐。 我家亦有二顷田,膏泽霈然长有年。 神心傥不悖天意,与民共赋噫嘻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善括(1078年-1135年),字无咎,号乐庵,南宋词人。他是南宋初期的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赵善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进士。赵善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痴迷巨龙闲逛度岁月,深藏于白云拥抱的幽静山石中。 有时出没江河肆意吞食,旁观天地间如火烧般的破坏景象。 各自负责领地内的事务,防止纠纷如同阻止沸水沸腾,岂能增加热度。 依天时行事,该晴天则晴,下雨则雨,不需要烧炉焚香来祈求。 没想到神明也有心机,必须经过精心的祈祷才会降下雨水。 牺牲鹅鸟和牲畜满足口舌之欲,僧侣道士们诵经祈福。 苍天有心让人生活,借助众人祭拜在江边。 玩弄权力推卸责任,天帝愤怒把他们破碎杀死仿佛灰尘。 感叹曾经的痴龙已经不再,未来担忧深重但眼前却充满喜悦。 不要将对风雨的需求寄托于百姓身上,丰收年景全赖上天的恩赐。 我家也有两顷田地,滋养万物多年的甘霖滋润着。 如果神的心意不违背天意,愿与百姓共同感恩这美好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痴龙:指神话传说中的龙。这里指龙王。 2. 偃蹇:形容高耸,独立的样子。 3. 抱幽石:抱着幽静的石头,喻指隐居。 4. 贪残:贪婪无度,残害百姓。 5. 天焦地皮拆:天地被烤焦开裂。 6. 分疆守职各有方:各司其职,各守一方。 7. 止沸讵可扬其汤:平息沸水不能加热水,比喻治理国家不可添乱。 8. 曰旸而旸雨而雨:晴天就晴天,雨天就雨天。 9. 酹酒:以酒祭奠。 10. 焚炉香:焚烧炉香祈祷。 11. 神心:神明之心。 12. 城府:喻指心机,谋略。 13. 必需:必须依赖。 14. 精祷:诚心祈祷。 15. 刑鹅割牲:宰杀家禽家畜祭祀。 16. 厌口腹:满足口腹之欲。 17. 缁衣:黑色僧衣。 18. 黄冠:道士帽子,借指道士。 19. 诵章句:朗诵经文。 20. 假尔群祀江之滨:在江边举行众多祭礼。 21. 弄权:玩弄权术。 22. 推怨吝所施:推卸责任,不愿付出。 23. 帝怒碎戮犹微尘:天帝震怒,惩罚如微尘。 24. 吁嗟:感叹。 25. 异日忧深目前喜:日后忧虑重重,眼前欢喜。 26. 勿将风雨希民求:不要将风调雨顺寄托在祈求上。 27. 岁岁丰穰尽天赐:年年丰收都是天赐。 28. 我家有二顷田:诗人家中有二百亩田地。 29. 膏泽霈然长有年:滋润禾苗的雨水常年充沛。 30. 神心傥不悖天意:只要神明的心意不违背天意。 31. 与民共赋噫嘻篇:与百姓共同颂咏赞美之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表达了诗人对祈雨的感慨以及对神的虔诚信仰。 首联描述了龙的无所作为,任凭大地干裂、民不聊生,表现出诗人对龙王不作为的批判。 颔联通过讲述地域分工明确,不可越俎代庖的道理,暗示祈雨是地方官员的责任,百姓也应尽心尽力。 颈联表示对于天气的调节,祷告并非唯一途径,不应过分依赖神明。 尾联则言如果祈雨真的有效,那么以后每年的丰收都应归功于神明,祈求风调雨顺,与民共享五谷丰登的喜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是南宋诗人赵善括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左右,当时赵善括因科举失利而未能入仕,家居乡里,过着田园生活。 在这一时期,赵善括与地方官员伍解元关系密切,共同关心民生问题。当时正值春季,江南地区干旱严重,农田受灾,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赵善括与伍解元共同祈求天降甘霖,以解救百姓之苦。 与此同时,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朽,战乱不断,民生疾苦,百姓渴望安定的生活。赵善括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心怀家国的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春雨的期盼以及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之情。他通过对春雨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