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忆昔南楼旧使君。
与君携手蹑浮云。
如今更到经行处,妙墨新诗得屡闻。
淮南路,楚江分。
离尊相属更论文。
明朝一棹人千里,多少红愁与翠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忆过去在南楼与故人的美好时光,
曾与你手牵手漫步云端。
再次来到当年共同走过的地方,
你的妙笔和新作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淮南路的尽头,楚江的岔口,
别离时一起举杯互诉心声。
明天一别就是千里之遥,
不知有多少牵挂和忧愁萦绕心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鹧鸪天:词牌名。
2. 赵善括:字无咎,号无咎居士,南宋诗人。
3.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指赵善括。
4. 南楼:泛指江南一带的楼阁。
5. 淮南路:指南宋时的淮南地区,位于长江北岸,今安徽省南部。
6. 楚江分:指淮河与长江的分界线。
7. 离尊:离别时的酒樽。
8. 相属:互相劝酒。
9. 明棹:明天的一艘船。
10. 人千里:指即将远离故乡千里之外的地方。
11. 红愁:女子脸上的红色愁容。
12. 翠颦:女子皱眉时的绿色妆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作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上阙通过对昔日南楼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下阙则通过描绘离别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即将分别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词作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示了作者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鹧鸪天》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词,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5年-1224年)。在这段时间里,赵善括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担任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要职,后因故被贬谪至福建漳州。在政治生涯中,他经历了升迁与贬谪的波折,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宋宁宗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局面。北方金国对南宋形成强大的军事压力,内部则因权臣当道、政治腐败等问题导致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赵善括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士人,通过词这种文学形式表达了他的忧虑与感慨。
在《鹧鸪天》这首词中,赵善括以鹧鸪鸟为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他通过对鹧鸪鸟形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同时,他也借词传达了对自己政治生涯起伏的感慨。整首词展现了赵善括作为一个士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担当与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