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
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
堪笑萍踪无定,拟泊叶舟何许,无计可依刘。
金阙自帷幄,玉垒老貔貅。
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
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
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
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座山的险峻号称北方之最,景色之美是南方之冠。江上的波涛与天上的乱云相应和,山中聚集着红色的楼阁。令人可笑的是我的行踪不定,想要停泊的小船也不知道在何处,没有地方可以依靠。金阙的帷幄自若,玉垒的老兵雄姿英发。探究兴衰,成就了多少大事,历经了几度春秋。六朝的人物,五胡的迷雾让人生愁。不要学习楚囚流泪,应该先拿起祖先的马鞭,一起收复国土。只有金焦石不会随着水流而漂泊。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陈公德裕》是宋代诗人赵善括的作品。此词题目中的“呈汉阳使君陈公德裕”指的是作者写给汉阳(今湖北武汉)的地方长官陈公德裕的一首词。词中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上片以山、水、云、楼等景物为对象,展现了北固山的壮美景色。其中,“山险号北固,景胜冠南州”两句点出了北固山的地理位置和景色特点。紧接着,“洪涛江上乱云,山里簇红楼”则进一步描述了江水奔腾、云彩翻涌、山色葱郁以及红楼林立的画面。
下片转而抒发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问兴亡,成底事,几春秋”三句,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思考,感叹岁月的流逝。接着,“六朝人物,五胡妖雾不胜愁”则是说,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们在面对国家的危难时,也曾感到焦虑和忧愁。
词的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鼓励。“休学楚囚垂泪,须把祖鞭先著,一鼓版图收”三句,劝诫人们不要像楚囚那样悲伤落泪,而是要勇敢地拿起武器,收复失去的领土。最后的“惟有金焦石,不逐水漂流”则是说,尽管江山已经破碎,但英勇的人们依然会坚守信念,永不放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南宋诗人赵善括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诗人的离别之情。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58年左右,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国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这一年里,赵善括由于父亲去世而辞官回乡守孝,他的人生际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守孝期间,他感受到了家乡秋天的景色之美,同时也对故乡的一草一木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然而,这样的美景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金国的入侵,他的家乡也受到了战乱的波及,这使得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交织在一起。
在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矛盾激化,民间疾苦日益严重。赵善括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对国家的现状深感痛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然而,他在官场上的遭遇并不顺利,这使得他更加坚定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决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