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帅座劝农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和帅座劝农三首 其二
指日追锋数驿亭,论恩便合对丹屏。 行看功业掀天地,陈迹俱堪入汗青。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善括(1078年-1135年),字无咎,号乐庵,南宋词人。他是南宋初期的文人,以文学和书法著称。 赵善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赵令詪是北宋末年的进士。赵善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年轻时便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追锋":这里指追赶锋头,表示勤奋地完成任务。 2. "驿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差役和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也可供过往官员歇宿。 3. "丹屏":代指朝廷或政府机构。 4. "功业掀天地":意指建立举世瞩目的伟大事业。 5. "陈迹":过去的事迹。 6. "汗青":指史书。古人著书用竹简,先以火炙烤青竹,使其出汗,干燥后易于书写,并防蛀虫,故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和帅座劝农三首”的第二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重视和对功业的追求。 首先,“指日追锋数驿亭”一句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不断前行的情景。其中,“指日追锋”表示时间紧迫,需加紧步伐;“数驿亭”则表现了诗人行程中经过的驿站之多,突出了旅途的艰辛。 紧接着,“论恩便合对丹屏”一句揭示了诗人的政治抱负。“论恩”意指诗人感激皇帝的信任和厚待;“对丹屏”则象征诗人决心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随后,“行看功业掀天地”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热切期盼。“行看”一词流露出诗人对将来成就的信心;而“掀天地”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想要建立的功绩之伟大。 最后,“陈迹俱堪入汗青”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历史记载的尊重。“陈迹”指的是过去的往事;“汗青”则是古代竹简的代称,意味着史册。这一句意味着,无论过去还是将来,一切事迹都值得载入史册,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总之,这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国家事业的忠诚与执着,以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诗人以激昂的热情,表现出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善括的《和帅座劝农三首 其二》创作于北宋末年,具体时间约在公元1100年左右。这个时期正是北宋走向衰落的前夜,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赵善括生活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他本人也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人。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一直未能及第。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反映民间疾苦、抒发忧国之情为主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社会责任感。 这首《和帅座劝农三首 其二》是赵善括在劝农时所创作的诗歌。当时的北宋政府为了鼓励农业生产,推行了一系列劝农政策。赵善括在此诗中表达了对于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国家农业发展的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