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二首 其二
我贫非道病,生计恝然疏。
数亩田常旱,一溪云有余。
幸无贫外乐,赢得静中虚。
已断声华念,临深肯羡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现在的生活比较贫穷,所以平时过得也很简朴。
我家里的几亩地经常干旱,但是我这里的风景就像一副山水画一样美丽。
幸运的是,虽然生活贫困,但我的内心却很平静。
我已经决定不再追求过去的名利了,即使面对困难,我也决不会羡慕别人。
去完善
释义
1."我贫非道病":这里表明作者由于贫穷而身体状况不佳,但并非因为道德败坏。
2. "生计恝然疏":生活计划或经营方式较为简慢和疏远。
3. "数亩田常旱":指几亩田地经常遭受干旱的困扰。
4. "一溪云有余":这句诗以溪水中的云彩比喻闲暇时光。
5. "幸无贫外乐":表示幸运的是,除了贫困之外没有其他烦恼。
6. "赢得静中虚":这是通过内心平静来应对生活的贫困与劳累。
7. "已断声华念":已经放弃了名利声望的追求。
8. "临深肯羡鱼":这里化用了《汉书·董仲舒传》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指不要只羡慕别人的成就而不去实际行动。
去完善
赏析
赵善括的《世事二首·其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苦却自足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田间耕作为主题,通过描述自己的贫困生活、所拥有的土地旱灾以及自给自足的情景,反映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诗中还表达了诗人拒绝世俗名利、保持内心纯净的追求。在诗人眼中,生活中的困境似乎并不可怕,因为他已经在内心深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世事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赵善括的一首抒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虽表面上保持了国家的形式,但实际上已处于金国的统治之下。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文人志士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途径。
赵善括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曾担任过一些地方官职,但由于直言敢谏,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关注国家和社会的民生问题。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坚定的民族气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