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帝乡
如何,遣情情更多。
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帬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池疎雨,打团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汉语中,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爱情和美感的向往和追求。现在,我将它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
在情感的世界中,我们总希望得到更多的美好。
漫长的日子里,我们在水边的亭子里放下了窗帘,羞涩地低下了头。
我们的裙子拖在地上,伴随着微风轻轻地摇曳在水面上。
看着满池塘的雨点洒在荷叶上,真是美极了。
去完善
释义
"如何":询问对方情况,表示关心;
"遣情情更多":派遣情感,表达内心情感的丰富;
"永日水堂帘下":描述漫长的一天在水堂帘下的生活情景;
"敛羞蛾":形容女子害羞的情态;
"六幅罗裙窣地":指穿着长裙子拖地而行的样子;
"微行曳碧波":形容女子轻盈的步伐如同碧波般摇曳;
"看尽满池疏雨":形容观看整个池塘的稀疏细雨;
"打团荷":形容雨水敲打着荷叶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雨季悠闲时光的词,意境淡雅而又略带几分羞涩。从“如何”二字开始,作者似乎在向读者提问:此情此景,该如何表达?接下来,用“遣情情更多”这句巧妙作答,意指此时此刻的情感实在无法一一道出。透过水堂的窗帘,我们看到一个害羞的佳人,她的眼波流盼,若有所思,正如古人所说“美人如花隔云端”。她身穿绣有荷花图案的罗裙,摇曳生姿,翩翩起舞,如同绿波中的仙子。而窗外,雨滴落在荷叶上,形成一团团水珠,仿佛与佳人共舞。整首词以丰富的想象、淡雅的笔触和浓厚的情感,为我们勾勒出一幅闲适的夏日烟雨图,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思帝乡》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词人孙光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心情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之情。
公元947年,后晋大将杜威叛变,投降契丹,使得五代十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巨大转折。此时的孙光宪,已经历了从军、出仕等曲折人生历程,深切感受到战乱带来的苦痛。在这首词里,孙光宪借离别之景寄托自己的身世感慨和对和平的期盼。
同时期,正值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代。五代十国的乱世,使得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用自己的文字抒发心中的感慨。孙光宪的词作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他在《思帝乡》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和平的热切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