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自江阴寄蒋知郡汪签判
维舟江口未栖鸦,急趁飞觞一笑哗。
旋喜使君倾皂盖,尽从醉客堕乌纱。
高城不记人分袂,短棹空随月到家。
尚欲趋陪连夜饮,东篱容有后开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停泊在江口的船上没有栖息乌鸦,快速享受美酒和欢笑声。
幸运的是主人倾倒了黑色的伞盖,所有的醉客都跌掉了他们的黑色帽子。
高大的城市无法记得人们的分离,只有小船独自随着月光回到家里。
我还想参加晚上的聚会,也许菊花还会再次盛开。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归自江阴:来自江阴的归途。
2. 寄:写给……的诗文。
3. 蒋知郡:指蒋知府。
4. 汪签判:姓汪的签判官。
5. 维舟:停船靠岸。
6. 江口:江河入海处。
7. 未栖鸦:比喻还没有停下休息。
8. 飞觞:举杯畅饮。
9. 一笑哗:众人欢笑。
10. 旋喜:立刻欢喜。
11.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蒋知府。
12. 倾皂盖:指官员出行时倾倒黑漆的车盖。
13. 尽从:全部跟从。
14. 醉客:喝醉的人。
15. 堕乌纱:摘掉乌纱帽,表示不拘小节尽情饮酒。
16. 高城:高高的城墙,这里代指城市。
17. 不记人分袂:意指与故人告别已经很久了。
18. 短棹:小船。
19. 空随月:空手赏月,形容月光普照下的小船随波逐流。
20. 趋陪连夜饮:急着陪同连夜宴饮。
21. 东篱:菊花的别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仲并一次返回江阴的经历。首联描述了他停泊在江口的场景,急着与朋友共享美酒,一起欢歌笑语。颔联则通过乌纱帽的掉落,表现了宾客们的沉醉之态,体现出宾主之间的亲密友谊。颈联“高城不记人分袂,短棹空随月到家”,表达了诗人离家时的瞬间情感,也反映了他在夜空中欣赏美丽的自然景色的心情。尾联是诗人的美好祝愿,希望下次聚会时还能一同畅饮,共赏菊花。整首诗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归自江阴寄蒋知郡汪签判》,是宋代诗人仲并创作于南宋中期的一首寄赠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09年之间,正值南宋与金朝对峙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作者仲并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早期科举及第,担任了多个地方官职,逐渐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然而,随着南宋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他的仕途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南宋国内矛盾激化,外患不断。金兵屡次南侵,导致国家财政紧张、民众疾苦。而朝政又受到权臣史弥远的把持,正直之士往往受到排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仲并深感忧虑,但又无法改变现状。因此,他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创作中,通过描写个人遭遇,反映时代的悲哀。
在《归自江阴寄蒋知郡汪签判》这首诗中,仲并通过对朋友们的思念,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对国家的担忧。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文,唤起人们的爱国情怀,共同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而努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