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

标题包含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
柳生洲居濠北边,繇辞质野谁所传。 不曾入城行卖卜,有问灾福须呼船。 叹我奇疾何频年,其初过清肌凛然,已忽腹拒遭拘挛。 一身尽异形质变,恍若土木徒人言。 蚤知定性不生灭,今安得尔庸非天。 医工刃人死无律,妄谈标本从何出。 补劳护弱转凝聚,排寒荡湿加淫鬰。 挟风上行关膈失,迸肉糜皮并为一,犹云无伤乃余疾。 生虽怜我谬时命,岂悟颠倒缘此物。 彼苍应有司杀者,授柄于工无乃悖。 我劳万事明当休,自古零落归山丘。 但疑未死复不活,熟视重为诸医羞。 余聪残明不可留,治命已乖妻子谋,执讯空贻友朋忧。 柳生听罢掉颈笑,既有主对非吾尤。 山歌静夜声宛转,更著此曲歌中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叶适(1150年-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居士,世称水心先生。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是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叶适出生于浙江温州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柳生洲居濠北边,此句指的是柳生在濠水之北的州地居住。 繇辞质野谁所传,此句指柳生的言辞质朴且充满乡野之气,这句话在询问是谁将这种风格传承下来的。 不曾入城行卖卜,有问灾福须呼船。此句表示柳生从未进入城市去卖卜算卦,只要有关于灾福的问题,人们只需喊船来询问他。 叹我奇疾何频年,其初过清肌凛然,已忽腹拒遭拘挛。此句感叹作者自己的奇怪疾病多年不愈,起初虽然身体状况还算不错,突然腹部抗拒并且遭受拘挛的痛苦。 一身尽异形质变,恍若土木徒人言。此句描述作者的身体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看起来就像泥土和木头一样,只是听从别人的安排。 蚤知定性不生灭,今安得尔庸非天。此句的意思是早知道事物的本性不会产生也不会消失,但现在怎能忍受如此平凡的生活呢? 医工刃人死无律,妄谈标本从何出。此句认为医生通过手术治疗病人时没有明确的规律,他们随意谈论病因和病根。 补劳护弱转凝聚,排寒荡湿加淫鬱。此句描述了医生通过补充体力、护理虚弱来改善病情,以及通过排除寒气、湿气来减轻病症的方法。 挟风上行关膈失,迸肉糜皮并为一,犹云无伤乃余疾。此句表示由于寒风侵袭,患者的内脏功能受到影响,肉体与皮肤粘合在一起,这还被称为无关紧要的轻微病症。 生虽怜我谬时命,岂悟颠倒缘此物。此句表示尽管医生同情作者的遭遇,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这个病症的根源在于其他原因。 彼苍应有司杀者,授柄于工无乃悖。此句认为上天应该有掌管生死的神明,而将权力交给医生是否合适还有待商榷。 我劳万事明当休,自古零落归山丘。此句表示作者经历了诸多艰辛,明白自己应该适时休息,从古代开始,人们死去之后就会长眠于山中。 但疑未死复不活,熟视重为诸医羞。此句表示怀疑自己死后是否还能复活,再回想起来,感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让人羞愧。 余聪残明不可留,治命已乖妻子谋,执讯空贻友朋忧。此句表示作者感到自己的智慧已经所剩无几,生命的历程无法挽回,他的命运与妻子朋友的期望相去甚远,这让朋友们感到担忧。 柳生听罢掉颈笑,既有主对非吾尤。此句表示柳生听完作者的话后,嘲讽地笑了笑,因为他在一开始就清楚地知道真正的病因。 山歌静夜声宛转,更著此曲歌中流。此句表示这首歌谣在宁静的夜晚听起来非常悠扬,就像是水中的歌声一样美妙。
去完善
赏析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诗意诡谲,如说衷肠,又似寓言。首联描绘柳生洲居,看似简单的生活方式,却内蕴着丰富的哲理。诗人以“有谁传”为问,实则是通过询问引起读者的思考。颔联则说明了柳生虽然没有在城市里为人占卜,但有灾难时仍需呼唤船只相助,这也暗喻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奈与无助。颈联写到诗人的奇疾频繁发作,身体形状的变化使得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土木之躯,这里的“庸非天”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紧接着,诗人痛斥了医术的无能为力,认为医生杀人并无规律,甚至对病情的描述也是毫无根据。尾联则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和担忧,甚至有些自暴自弃的感觉。然而,柳生却在听完诗人的哀诉后,依然悠然自得,他的乐观态度让诗人感到羞愧。最后,诗人借助于宁静的山歌,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全诗以“柳生”为主线,从病痛、医生、生死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挣扎。诗人通过对自我的反思,以及对他人的同情和理解,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同时也表达了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是宋代文学家叶适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此时,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战乱频繁。 在这段时间里,叶适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多个官职,但因性格耿直、不畏强权而屡遭排挤。在政治斗争中,他深感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对民众的疾苦感同身受。这种经历使他更加关注社会现实,关心民生问题。 与此同时,这个时代的背景知识也不容忽视。在金朝的压迫下,南宋朝廷昏庸无能,国势日衰。然而,民间却涌现出一批有识之士,他们关心国家命运,提倡改革,希望挽救民族危亡。这其中,叶适便是佼佼者之一。 在这首诗中,叶适以“医工”自喻,感慨自己在国家治理中的无力感。同时,他也以“柳山人”讽刺那些沉溺于诗酒之乐的官僚士人,批评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仍苟且偷安的行径。总之,《医工叹重赠柳山人》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叶适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愤懑之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