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原庙神御此还和谢景思韵
灵舆归路肃班斑,帐殿秋风响佩环。
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采仗还。
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古代的交通工具上路归来时,队伍整齐有序,风中的宫殿里响起秋天的铃声。
从北面的皇宫望去,古老的宗庙还在那里;而南面,王陵依然面对群山。
洁白的朝服没有被灰尘沾染,随风而来的神驹和朝臣们一同返回。
像往常一样,我们共同在宗庙中献上供品,犹如近在咫尺的天子威严。
去完善
释义
1. 温原庙:古代祭祀温原的庙宇,位于长安附近。
2. 神御:皇帝的谥号或庙号。
3. 肃班斑:严肃的行列。
4. 帐殿:皇帝行宫的别称。
5. 佩环:官员佩戴的玉饰。
6. 九庙:古代天子立七庙,左祖右社,後世以天子之庙为九庙。
7. 五陵:汉五帝陵墓,此处泛指皇家陵墓。
8. 玉衣:古代皇帝和王公贵族死后穿的玉片制成的衣服。
9. 风马:指驭风奔驰的马。
10. 采仗:手持帝王仪仗的侍卫。
11. 奉常:周代官职名,负责宫廷音乐事务。
12. 荐享:向神明进献祭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温原庙神御此还和谢景思韵》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作品,全诗描绘了皇帝出行祭礼的场景。首联“灵舆归路肃班斑,帐殿秋风响佩环”描述的是皇帝的仪仗队在秋风中庄严前行,配环发出清脆的响声;颔联“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点明了皇帝出行的地点和方位,体现了皇家威严的气势;颈联“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采仗还”描绘了祭祀神灵的庄重场景,表达了对于神明崇高的敬意;尾联“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则传达了诗人作为陪同官员,与皇帝一同进行祭礼的荣耀和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皇家出行祭礼的壮丽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温原庙神御此还和谢景思韵》是南宋诗人王之望的一首诗篇。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8年(宋孝宗乾道四年),正值南宋时期,距离北宋灭亡仅过去40年。
在这个时期,南宋与金国签订《绍兴和议》,达成了南北对峙的局势。然而,南宋朝廷对故都汴京的怀念之情仍然强烈,这种情绪在文人雅士中尤为明显。因此,温原庙成为他们寄托哀思的重要场所。
诗人王之望时任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是一位富有才学和政治抱负的人物。他在诗中以温原庙为主题,表达了对祖先和故国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人也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身为文人的使命感,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