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朱氏隐闲楼
卜筑虽城市,心安迹亦安。
一楼深自适,万事少相干。
月向重檐待,山於曲槛看。
门前车马客,未必识天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虽然居住在城市里,但我的心境依然平静安宁。
在一楼深处,我感到十分舒适,大部分事情都与我无关。
月亮在高楼上等待着我,山脉在曲折的栏杆旁等待着我去欣赏。
门前的车马络绎不绝,但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天上的辽阔宽广。
去完善
释义
1. 卜筑:选择地势来建筑房屋。
2. 城市:这里指繁华的城市地区。
3. 安:安稳,安心。
4. 迹:行踪。
5. 适:舒适,满足。
6. 万事:指各种世事。
7. 相干:相互干扰。
8. 重檐:两层屋檐的建筑物。
9. 曲槛:曲折的栏杆。
10. 车马客:指富贵的人。
11. 识:认识,理解。
12. 天宽:指开阔的视野,喻指心灵的豁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郁在繁华都市中寻求宁静生活的情景。虽然身处喧嚣的城市之中,诗人却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然。他以隐闲楼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生活状态。首联以“卜筑虽城市,心安迹亦安”传达了即使身居闹市,只要心灵安宁,便可找到一片静谧之地的生活哲学。
颔联通过描述诗人在隐闲楼的悠然自得,表现出他与世俗纷扰的疏离。在这座楼阁里,他实现了心灵的超脱和物欲的摒弃。同时,这一联也传达出诗人对于世事的无谓态度,即不过分关心尘世间的各种纷繁复杂。
颈联则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美景,强调诗人在高楼之中的恬淡心境。在这里,月亮等待升空,山峰也在曲栏之外守候。诗人用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能在这样的美景中找到精神的寄托。
尾联则以诗人的视角观照门前的车马客们,揭示出他们对世界的看法可能过于狭隘。这里的“未必识天宽”既表示诗人的视野更为开阔,也是对他内心平和生活的真实写照。整首诗借由对隐闲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内心世界的超然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朱氏隐闲楼》是南宋诗人陈郁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1240年,正值南宋中期。在这段时间里,南宋王朝政治腐败、国力衰微,而北方金国势力逐渐崛起,两国关系紧张。
陈郁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曾担任过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等职。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曾经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后又因才学出众被召回朝廷。他的诗作主要抒发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忧虑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在《题朱氏隐闲楼》这首诗中,陈郁通过对朱氏隐闲楼的描绘,表达了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通过对楼台、山水、花鸟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期盼。然而,这种美好的景象并不能掩盖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