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
北山有鸣鸮,不洁而嗤凤。
宜下绝交书,埙箎非伯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山的猫头鹰叫着,不洁却嘲笑凤凰。
应写下断绝关系的书信,因为吹奏不同器的埙和箎并无伯仲之分。
去完善
释义
北山:中国众多名山中的一处,这里指代远离世俗纷扰的高雅之地。
鸣鸮:猫头鹰一类的鸟类,形象较为负面,如邪恶、阴暗等。这里用来比喻品行不好的人。
不洁:意指不纯净、不正直、品行不端的人。
嗤凤:嘲讽凤凰,这里指那些善于用言辞诋毁别人的人。
宜下绝交书:应当断绝与这种人的交往。
埙箎非伯仲:古人将埙(xuān)和箎(chí)这两种乐器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在音乐上有相似之处。这里是说这两个人的行为品德连这两样乐器都不如,没有相似之处,不值得与之结交。
去完善
赏析
《绝交》这首诗,以“北山有鸣鸮,不洁而嗤凤”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彼此之间的隔阂与距离。诗人以伯牙和子期相喻,表达出他对这段友谊的失望之情。接下来,诗人提到了“宜下绝交书,埙箎非伯仲”,表明自己应该断然决定与对方断绝交往,因为他们之间的友谊已经不再和谐融洽。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鸟类的描述,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友情破裂时的决绝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交》是宋代诗人卫宗武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这一时期,正值北宋灭亡、南宋初立之际,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卫宗武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他深知民间疾苦,关注国家兴亡。在诗中,他以“黄钟毁弃”自喻,表达了对当时朝廷忽视贤能、任用奸佞的忧虑。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生不逢时,难以施展抱负。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对内对外都面临著严峻的挑战。对外要抵抗金朝的侵略,对内则需巩固政权,安定民生。然而,当时的皇帝赵构,却只关心自己的权位,对国事漠不关心,使得朝廷内部党争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卫宗武创作了这首《绝交》,表达了他对时事的关注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