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

标题包含
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
重来丙舍岁三易,翠巘插空仍兀突。 乔林鬰蓊歼斧斨,一二仅存于百亿。 参差历落更孤秀,不假依凭而挺立。 宛如九老瑞唐朝,又类耆英隆宋室。 合兹异代众君子,仙去一朝于此集。 千夫束手何敢向,万牛回首难容力。 已芟嘉植勿复论,寿此佺期不朽骨。 稚松匝地散新秧,头角森森纷羽翼。 他年雨露饱沾濡,满鼻珠玑香习习。 会须百尺长龙身,仍复层林森凤翼。 作诗聊记角弓章,子子孙孙永培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卫宗武"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名字有误,或者这个人在历史记录中并不明显。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又一次在故居度过了第三个春天,山间的翠绿依然挺拔。 高大的乔木仿佛被砍伐过,只有百分之一二幸存下来。 疏密有致、卓然独立,无需依靠也能直立不倒。 它们就像唐代的长寿老人,又像宋代的高龄精英。 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诸位君子,离世后都汇集在这里。 众人束手无策不敢靠近,万头牛回过头也难以用力。 已经修剪过的树苗不再多言,长寿的白蜡树依然在风中傲立。 新生的小松树满地丛生,绿油油的秧苗就像羽毛一样茂盛。 来年的雨露会滋润着它们,整个山谷都会弥漫着清新的香气。 希望这些小树能长到百尺之高,枝叶如同凤凰展翅一般繁茂。 于是写下这首诗以纪念这美好的场景,愿你们的子孙后代永远守护这片美丽的土地。
去完善
释义
丙舍:古代寺院房屋之一,这里指墓地; 翠巘:青翠的山峰; 乔林:高大的树林; 歼斧斨:砍伐的工具; 参差历落:形容树木错落有致; 九老瑞唐朝:指的是九老堂,唐德宗年间,画家阎立本曾绘制九老图献给皇帝; 合兹异代众君子:指的是众多古人聚集在一起; 束手:无能为力; 佺期不朽骨:指的是长寿的骨骼; 稚松匝地:幼松满地; 角弓章:借指射出的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墓碑周围松树的描绘,表达对逝去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作者在诗句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翠巘插空”、“乔林欝蓊”等,展现出一派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松树比作唐朝的九老瑞和其他历史上的贤达之士,暗含对逝去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还提到对已故之人的纪念,与对新栽松秧的期望。诗人认为,虽然过去的树木已被砍伐,但新的生命正茁壮成长,代表着精神生命的延续。而未来,这些松树苗在饱经风雨之后,定会茁壮成长为一片绿荫,如同古代贤达的生命得以永恒。 全诗寄寓着深远的哲理,旨在唤起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无论是对已故之人还是新生事物,都应抱以真挚的感情,寄托美好的愿望,以此让精神文明得以延续,永远流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是南宋诗人卫宗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宋金对立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卫宗武身为文人墨客,对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有着深厚的情感。他曾担任过吏部郎中等职务,但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官回乡,致力于诗歌和词的创作。 在卫宗武的创作生涯中,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这首《墓松既夷所余无几方植松秧自赋》正是体现了这一主题。在这首诗中,他以松树为喻,描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苦难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