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次韵九首 其八
幽人若幽鸟,适意但卑飞。
宦拙羞潘岳,才多笑陆机。
不堪尸马革,幸未泣牛衣。
来往泸溪上,邻翁有钓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同幽谷中的鸟儿一般低调从容,悠然自得地低空飞行。虽担任官职却不及潘岳般有才干,才华横溢却被比作陆机那般可笑。未曾悲惨到如马革裹尸,幸好也没落魄到落泪披牛衣。我在泸溪河畔自由往来,与邻居老翁共享垂钓的乐趣。
去完善
释义
1. 幽人:隐居的人,指作者自己。
2. 适意:感到满足,顺应心意。
3. 卑飞:低飞,此处比喻不求显达,保持低调。
4. 宦拙:做官无能或不得志。
5. 潘岳:字安仁,又称潘安,西晋文学家,相貌英俊,曾任河阳令,后因事被免职,故曰“宦拙”。
6. 才多:才学广博,这里指才高命薄。
7. 陆机:字士衡,西晋文学家,曾入洛阳为贾充之幕僚,后任祭酒、著作郎等,遭谗被害而死。
8. 不堪:忍受不了。
9. 马革:古代军用皮革制品,如马鞍、马鞭等,这里代指战场。
10. 泣牛衣:典出《汉书·王章传》,意为家境贫寒,夫妻相对而泣。
11. 泸溪:水名,位于今湖南省西部,流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
12. 邻翁:邻居的老者。
13. 钓矶:钓鱼的石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诗人刘跂的内心世界。首联以“幽人若幽鸟”比喻诗人的隐逸心态,暗示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颔联则通过对比潘岳和陆机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颈联描述了诗人虽然生活艰难,但仍有幸未至牛衣哭的地步,暗示他尚有尊严与坚持。尾联则以泸溪边的渔翁作为象征,暗示诗人向往的归隐生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溪次韵九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刘跂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前后。在这个时期,由于战乱频繁,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刘跂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坎坷。在他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社会动荡,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感慨。他的诗歌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刘跂创作这首诗的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已经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杭州)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文化中心。刘跂作为一个文人,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热爱,因此他常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