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越罗与蜀锦,被体何其华。
豹胎与猩唇,适口良自佳。
佳美未必得,饱暖不可赊。
明通纸胜雪,乐昌墨如鸦。
更招南浦石,四友相宠加。
谩薰新宁香,时烹固陵茶。
萧然文字间,亦足为生涯。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丝绸,有豹胎和猩唇的美食,虽美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有时吃饱喝足就行了,不必要求过高。优质的纸张、墨水和砚台,是我从事写作的朋友。还有那南浦的石砚,以及四位可爱的墨友(水、墨、砚和笔)。尽管他们不言语,却能助我创作出许多佳作。就这样安静地在书斋里过生活,也就足够了。
去完善
释义
1. 越罗:古代越国出产的丝绸,质地轻薄且柔软。
2. 蜀锦:四川生产的丝织品,色泽鲜艳,图案精美。
3. 豹胎:豹子的胎盘,可食用,被认为是大补之物。
4. 猩唇:猩猩的嘴唇,也是一种珍贵的食材。
5. 明通纸:一种优质的纸张,光滑细腻。
6. 乐昌墨:乐昌是古代产墨的地方,乐昌墨就是当地出产的优质墨块。
7. 南浦石:可能是指广东南雄一带的石料,常用于制作砚台。
8. 新宁香:新宁是湖南省的一个县,这里产的香品质上乘。
9. 固陵茶:固陵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茶叶质量很高。
去完善
赏析
《偶成》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一首抒发个人志趣的诗作。首联以越罗蜀锦比喻华丽的服饰,而豹胎猩唇则象征美味的佳肴。此处以物质的华丽与美味象征诗人在追求理想时的享受,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善于用日常生活事物表达内心情感的高超技巧。
颔联通过“佳美”与“饱暖”的对比,揭示出人生的真谛并非完全追求物欲的追求,而是要寻求内心的满足和充实。诗人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并不能使人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颈联中,明通纸、乐昌墨代表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揭示了诗人的高雅品味和文化素养。诗人以南浦石为喻,暗示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彼此关心、扶持,共同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和困苦。
尾联中的新宁香和固陵茶寓意着诗人的生活情调和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虽然身处简朴的环境中,但诗人仍然能在笔墨之间寻找心灵的慰藉和人生的乐趣,以此丰富自己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描绘和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思考和独特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质和高雅的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成》是南宋诗人冯时行的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67年前后,正值南宋孝宗时期。冯时行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即以才学闻名乡里,后来因为抗金一事受到牵连被贬谪回乡。在这段闲居的日子里,他寄情山水,创作了大量描绘田园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
在这个时代,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崛起,多次南侵,使得中原沦陷,生灵涂炭。而南宋朝廷却偏安江南一隅,君臣荒淫,朝政腐败。这令广大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纷纷投身抗战事业,希望能恢复故土,光复河山。然而,南宋统治者采取投降政策,对主战派进行打压,这使得冯时行等文人志士感到愤懑不已。
在这样的背景下,冯时行选择退居乡野,纵情山水,用自己的笔描绘出美丽的田园风光,以此寄托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首《偶成》正是他在田间散步时,偶然发现的一幅美丽画卷,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这幅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