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

标题包含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
四十发已白,百谋无一成。 林泉有夙志,芝术寄晚程。 人间好山水,往往尽经行。 辄忌堕圭组,所至欲有营。 卧龙胜兰若,曩游惬平生。 苍茫紫翠间,藤萝路回萦。 上方攀跻迥,遐瞩襟宇宏。 风飒秋岭瘦,云护晓泉明。 汲甘潄芳润,撷香佩华英。 境迷烟霞痼,道豁人鬼盲。 是时驾言旋,濡毫记前楹。 于今已八稔,愧负猿鹤盟。 君今倚岩桂,泠然赋晨征。 仙人饵白石,幽士饭青精。 兴托风尘表,咏味见高情。 欲往从之游,秋梦一羽轻。 静躁本异趣,出处谅欲诚。 胸中一丘壑,敢以易功名。 杖藜如可再,君为寄先声。 南岳宽嘲笑,北山缓讥评。 行亦老菟裘,今姑隠市城。 此心随云归,与山日逢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冯时行(1083-1145),字当可,号缙云先生,南宋著名学者、官员。他出生于浙江义乌,年轻时曾游学于太学,后来中举人,历任州县官职。 冯时行在地方任职期间,关心民生疾苦,勤政廉洁,深受百姓爱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四十岁了头发都白了,想出了上百个计划却一个都没成功。一直想在山林泉水之间过退休生活,可现在还得靠着灵芝和草药过活。这世界美好的山水景色已经看遍了。我不能让自己这么堕落,每到一个地方总得干点事情。就像那个卧在龙门的兰若寺,当年在这里玩耍的时候真是愉快啊。在山的那边,藤蔓和葡萄架交织在一起,上山的路很远,但这里景色真的很美。秋天山风吹过感觉更瘦了,清晨的泉水在云雾笼罩下更显清澈。喝一口这里的甘甜水,洗掉一身疲惫,摘一束香气扑鼻的花,佩戴在身上。这个世界充满了让人陶醉的风景,我想我可能会一直待在这。那个时候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到今天已经过了八年,真对不住那些和我约定了的人。你现在靠岩桂生活,真是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仙人们吃白石,隐士们吃青精。你的诗篇里有寄托着深深的情感,我很欣赏。我也想和你一起体验这样的生活,一起畅游在美妙的梦境中。安静和活泼是有区别的,我相信你知道如何选择。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我不怕被嘲笑,我只希望能和你一起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是一首描绘游览名胜古迹的诗歌。以下是诗词部分的注解: 1. 发已白:指头发变白,形容年纪较大。 2. 百谋无一成:表示多次尝试,但都未能取得成功。 3. 夙志:指长久以来的愿望或抱负。 4. 芝术:代指求仙问道之事。 5. 人间好山水:意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6. 辄忌:经常担心。 7. 堕圭组:失落的官职或地位。 8. 卧龙:卧龙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境内。 9. 兰若:寺庙。 10. 惬平生:使人生感到满足。 11. 紫翠:这里指云雾缭绕的山色。 12. 藤萝:形容树木枝条纷披的情状。 13. 上方:寺院高层,此处借指高山上的风景。 14. 跻迥:攀登高峰。 15. 遐瞩:纵目远望。 16. 襟宇宏:心胸开阔。 17. 风飒:风吹过的声音。 18. 秋岭瘦:形容秋天山林的景象。 19. 云护:云雾笼罩。 20. 晓泉明:早晨明亮的泉水。 21. 汲甘:汲取甜美的泉水。 22. 潄芳润:用芬芳的水洗漱。 23. 撷香:采集香气四溢的花草。 24. 华英:鲜艳的花朵。 25. 境迷烟霞痼: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26. 人鬼盲:人鬼不分,形容景色变幻莫测。 27. 驾言旋:驾车回去。 28. 濡毫:用笔蘸墨。 29. 前楹:前面的柱子,比喻写作的地方。 30. 八稔:八年。 31. 猿鹤盟:指与山水为伴的生活。 32. 倚岩桂:指靠着岩石生长的桂花树。 33. 泠然:形容清凉的样子。 34. 晨征:清晨出行。 35. 饵白石:吃白色的石头,暗指寻求长生不老的神仙生活。 36. 幽士:隐士。 37. 饭青精:指食用长生不老的药草。 38. 咏味:品味诗歌的美。 39. 高情:高尚的情操。 40. 一羽轻:形容轻盈的动作。 41. 静躁:安静和浮躁的状态。 42. 出处:出仕和退隐的选择。 43. 谅欲诚:希望自己真诚的愿望能得到理解。 44. 一丘壑:一座小山丘,比喻心胸宽广。 45. 功名:功业和名声。 46. 杖藜:手杖。 47. 南岳宽嘲笑:希望南岳的神仙能宽容嘲笑。 48. 北山缓讥评:期望北山的神仙减缓讥讽批评。 49. 菟裘:地名,这里用来指代自己隐居的地方。 50. 市城:城市。 51. 云归:回到云朵之中,即回归大自然。 52. 日逢迎:每天都在相遇。
去完善
赏析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冯时行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卧龙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山间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的开篇,作者描述了自己已经白发苍苍,但依旧一事无成。然而,他对林泉生活却有着深厚的向往,希望通过芝术(一种草药)来寄托自己的晚年愿望。诗人认为自己已经历尽了人间的好山水,却始终未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他担心自己在旅途中迷失方向,却也对每一处地方都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卧龙山的美丽景色。这里的紫翠苍茫、藤萝缠绕、山高路远,让人心旷神怡。在这里,诗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忘却了世间的烦恼和纷扰。在这里,他感受到了秋天的萧瑟和云雾缭绕的清晨,品味着山间的清泉和芬芳的花草。在这里,他与猿鹤结下了不解之缘,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履行承诺。 此刻,诗人想起了远方的友人,他们在这美好的山林里享受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诗人产生了与他们一同畅游的想法,期望能在梦中轻盈地飞翔。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和友人在性格上的差异,但依旧相信他们有着共同的心愿——远离尘嚣,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内心的渴望。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踏上这片土地,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他希望自己能够像云一样自由自在,与山为伴,与山同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鲜于晋伯游卧龙》是宋代诗人冯时行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50年前后,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冯时行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原本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士人,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这种情况下,冯时行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王朝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歌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载体。冯时行作为当时的一位著名文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以游卧龙为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问题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