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其四
生死到来何抵当,月明静夜共商量。
荷华荷叶通消息,一阵风来一阵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面对生死问题该如何应对?在宁静的夜晚与明月共同探讨。
荷花与荷叶传递着信息,一阵阵微风拂过,带来一阵阵香气。
去完善
释义
1. "抵当":此处是抵抗、抵挡的意思。
2. "月明静夜":明指月光照耀的夜晚,静即宁静,此句意指在安静的夜晚一起讨论。
3. "荷华荷叶":荷花与荷叶的简称,这里指的是荷花的整个形态。
4. "通消息":传达信息或消息,此句意指通过荷花的香味来传递信息。
5. "一阵风来一阵香":每当风吹过,荷花的香气就会飘散开来。
去完善
赏析
《因学者问生死到来如何抵当答以四偈 其四》赏析:
这首诗歌是禅宗诗僧释梵琮对于生死问题的一种超脱和幽默的解答。首句“生死到来何抵当”,直截了当地提出了生死这一永恒的主题,引发读者的思考。接着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月明静夜共商量”,用明月和宁静的夜晚来形容在生死问题上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的时刻。
接下来诗人以荷花荷叶为例,“荷华荷叶通消息,一阵风来一阵香”,阐述了一种自然界的生命现象——荷花荷叶在风中散发出香气,表明尽管生死无常,但生命的美好、清香和价值是不变的。同时这也寓意着人们在面对生死问题时,应该保持平静、乐观的心态,去欣赏生命过程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整首诗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禅意和洒脱的人生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关于人生哲学的禅诗,创作于宋朝时期。诗人释梵琮(985-1064)是北宋的一位著名禅师,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其佛学哲理和人生感悟。
释梵琮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佛教文化的鼎盛时期。禅宗在北宋初期开始流行,到仁宗时期更为繁荣。释梵琮身为一代禅师,对佛学、禅宗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他通过自身的修行体验,探索生命奥秘,启发弟子及学者的思考。
在释梵琮晚年时,一位学者请教他关于生死之事如何面对的问题。他以四首禅诗回应,此即为其四。这首诗中,释梵琮以自若的心态看待生老病死,鼓励人们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豁达。他认为,应顺其自然,不强求,让生死自然而然地发生。这种境界反映了禅宗的智慧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