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偈颂三十首 其四

标题包含
偈颂三十首 其四
直把须弥锤子,正打虚空皷子。 稳坐寥寥而不妨,全身寂寂而忘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为您提供关于"释慧晖"的详细信息。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字在公开资料中并未被广泛记录或者您提供的信息有误。如果您能提供更多上下文信息或者更详细的名字,我将尽力帮助您查找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直接将巨大的锤子挥向虚无的天空,用力敲击那无形的鼓面。稳稳地坐在空无一人之处却不感到孤单,全身心地沉浸在寂静之中,忘记了世俗的烦恼。
去完善
释义
须弥:佛教名词,指帝释天所在的须弥山,这里用以比喻极高的地位或事物。 鎚子:鼓槌。 正打:正确击打。 虚空:天空。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忘志:忘却世俗之志,即忘掉世间名利之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三十首 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慧晖所作。全诗以轻松、超脱的笔调描绘出作者的心境。 “直把须弥锤子,正打虚空皷子”两句中,“须弥”指的是佛教中的须弥山,被视为宇宙的中心;“锤子”指用来击打的东西。这两句意味着,在作者心中,用宇宙的中心作为锤子去敲击虚无的空间。这是一种对万物的超脱态度,表达了作者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心境。 “稳坐寥寥而不妨,全身寂寂而忘志”则是描绘了作者的心境。他淡定地坐在寂静之中,忘却了自己的意愿和志向,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这种心境表现出了作者对禅意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以及他寻求精神解脱的努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三十首 其四》是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慧晖的一首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60-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禅宗文化非常兴盛,诗歌成为了僧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 释慧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修行感悟和对禅宗哲学的理解。在这个时期,他的人生际遇可能包括在寺庙中修行、与同道僧侣交流以及外出化缘等。这些经历使他深入思考了人生、宇宙和禅的奥秘,并将自己的领悟融入到诗歌之中。 在北宋时期,禅宗文化已经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多元等特点。这些因素为释慧晖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使他能以禅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