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别越中友人
白首苍山里,生涯旧已空。
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
夜月悲新蛩,秋烟落断鸿。
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者隐居在山中,早已看透了世间的繁华。离别容易使人感到遥远,而那辽阔的江海却总让人感慨万千。夜晚的月光映照出新生的虫鸣,秋天的烟雾伴随着孤雁落下。遥想当年来来往往的地方,晨曦与黄昏之间总有着吹拂的山风。
去完善
释义
1. 白首:指年老。
2. 苍山:指青山。
3. 生涯:生活、生存。
4. 空:空虚、缺乏。
5. 别离:离别、分手。
6. 易远:容易远离。
7. 江海:江河与大海,这里借指广大的世界。
8. 意无穷:感情无限。
9. 夜月:夜晚的月亮。
10. 悲新蛩:为新来的蟋蟀感到悲伤。
11. 秋烟:秋天的烟雾。
12. 断鸿:失群的鸿雁。
13. 遥思:遥远地思念。
14. 来往处:朋友们曾经相互拜访的地方。
15. 朝暮:早晚。
16. 樵风:吹风时柴草晃动如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与越中友人告别时的复杂情感和美好愿景。诗人以“白首苍山”为引,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的“别离人易远,江海意无穷”,则形象地描绘出友情的深厚,即使分别,情感也不会随距离而淡漠。诗人借景抒情,以“夜月悲新蛩,秋烟落断鸿”传达了分离的哀愁,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寂。最后两句“遥思来往处,朝暮有樵风”,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和对友谊长存的信念。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别越中友人》是南宋诗人释文珦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越中(今浙江绍兴一带)与朋友离别时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诗词的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的历史转折点,经历了靖康之耻、南宋建立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这个时期,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充满了动荡和不安,这也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我们来谈谈该时间段内与作者相关的人生际遇。释文珦是一位禅宗僧人,他在南宋时期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朋友。在越中,他与一位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不得不分别,这使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思念之情。在这种情感的驱使下,他创作了这首《怀别越中友人》。
最后,我们来说说同时间段内与作者有关的时代相关背景知识。南宋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都相对繁荣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禅宗佛教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许多文人墨客都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释文珦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歌作品也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友谊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