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枕追记山梅
高眠纸帐思无尘,祇忆冰花入梦频。
斜倚溪山独标致,明分霜月倍精神。
瑞才六出先呈腊,香压群芳不敢春。
今古骚翁题不尽,孤山续笔属何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躺在床上,四周环境洁净无尘,思绪全无,心中只想着那朵美丽的冰花频繁进入梦中。她独自倚在溪流边的山上,显得如此优雅而独特。月色下分外明亮,精神焕发。雪花飘落在人间,预兆着即将来临的腊月。她的香气压制住了其他所有花朵,使它们无法展现春天的美丽。从古到今,众多文人墨客都无法把她的美完全表达出来,那么谁能在孤山上继续用笔来描述她的美好呢?
去完善
释义
《晓枕追记山梅》卫宗武
注释:
1. 高眠纸帐:在纸上绘画以装饰卧室。这里指用画有梅花的纸帐装点卧室,隐喻作者沉浸在梅花的世界里。
2. 思无尘:思绪不被世俗困扰。
3. 祇忆冰花入梦频:祇,同“只”;冰花,形容梅花的外形和颜色;入梦频,频繁地出现在梦境中。这句话表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深。
4. 斜倚溪山独标致:斜倚,指梅花倾斜生长;溪山,代指梅花生长的环境;独标致,梅花具有独特的风姿。
5. 明分霜月倍精神:霜月,带有寒意的月亮;倍精神,显得更加精神焕发。
6. 瑞才六出先呈腊:瑞才,形容美好的事物;六出,即雪花;先呈腊,在寒冬时节提前呈现。这里描述梅花在冬天盛开,寓意着美好的事物的来临。
7. 香压群芳不敢春:香压,香气浓郁以至于其他花卉无法与之媲美;群芳,各种花卉;不敢春,不敢与梅花争艳。
8. 今古骚翁题不尽:骚翁,诗人;题不尽,写不完。这句表示从古至今的诗人都在不断歌颂梅花。
9. 孤山续笔属何人:孤山,指杭州西湖的孤山,梅花产地之一;续笔,继续书写;属何人,属于谁。这句表示谁能够在孤山地区继续书写赞美梅花的篇章。
去完善
赏析
《晓枕追记山梅》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冬天傲然绽放的美景,诗人通过“高眠纸帐思无尘,祇忆冰花入梦频”两句表达了梅花之高洁品质以及它在寒冷冬季里的美丽形象。接下来,诗人在“斜倚溪山独标致,明分霜月倍精神”中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独特气质,让人仿佛能看到梅花的冷艳和清香。
紧接着,诗人用“瑞才六出先呈腊,香压群芳不敢春”两句展示了梅花作为冬日的使者,独占风骚,使其他花卉黯然失色。最后两句“今古骚翁题不尽,孤山续笔属何人”则暗示了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在赞美梅花的独特魅力,而今又有谁能延续这样的辉煌呢?整首诗借助于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向往,即不惧严寒、独树一帜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晓枕追记山梅》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卫宗武之手,创作于公元1234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卫宗武经历了从宫廷到田园的变故,这也为他创作的诗歌提供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在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但由于宋、金、蒙古等国的矛盾冲突,边境战争时有发生。在这首诗中,卫宗武通过对山梅的描绘,表达了他在自然山水之间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文人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