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
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只见西方天空悬挂着一轮明月,它的光芒冷冽而皎洁。水潭中的鱼儿被渔人的鱼钩吓得不轻,纷纷惊慌失措地跳离水面。天上的大雁也害怕弓箭,远远地躲着。月亮躲在窗帘后面若隐若现,穿过薄薄的墙壁照亮四周。更让人感到美好的是那十五的夜晚,此时月宫里的桂花树正散发出阵阵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入夜:指太阳落下之后。
2. 天西:天空的西边。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在夜晚仰头望月时的方向。
3. 蛾眉:这里是形容新月的形状,像女子的眉毛一样细长。
4. 冷素光:冷是指月亮发出的光辉给人以寒冷的感觉,素光是指洁白的月光。
5. 潭鱼:指生活在水潭里的鱼。
6. 惊钓落:因为月亮的光亮而受到惊吓的鱼群在钓鱼时突然跳出水面。
7. 云雁:指在天空飞翔的大雁。
8. 怯弓张:因为月光照亮了地面,使大雁能够清晰地看到地面的猎人和弓箭,因此它们害怕地躲藏起来。
9. 临:靠近。
10. 珠箔:一种用珍珠串成的帘子,此处比喻月光洒在窗户上的景象。
11. 微微:形容光线微弱。
12. 粉墙:涂有白粉的墙壁,此处用来形容墙壁在月光照射下的样子。
13. 三五夕:指农历每月十五月圆之夜。
14. 仙桂:神话传说中生长在月宫的桂树,此处借指天上的新月。
15. 轮芳:指月亮的光辉如同花瓣般美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新月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入夜天西见,蛾眉冷素光”,夜色中,新月在西天出现,如同美女的眉毛,散发着清冷的光辉。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展示了新月的轮廓和光芒。
接下来,作者通过“潭鱼惊钓落,云雁怯弓张”来表现新月的神秘和威力。鱼儿因月光照射到水面而惊慌失措,大雁也因月光而紧张飞行。这里的“钓落”和“弓张”象征新月引发的生命活动,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在描绘新月的姿态时,作者用了“隐隐临珠箔,微微上粉墙”的描绘手法,把新月巧妙地嵌入了窗户和墙壁之间,赋予了新月更多的活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新月的赞美:“更怜三五夕,仙桂满轮芳。” 新月如同一颗珍贵的仙桂树,每三五之夜就会绽放出芬芳的花朵。这表达了对新月的无尽留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月》是唐代诗人方干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新月如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新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诗中,诗人以新月作为象征,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方干生活在唐朝后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利,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写作,以其才情和高洁的品质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赞誉。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政治局势日益恶化,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然而,这也促使了许多文人志士投身于文学创作,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方干的诗歌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以新颖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