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韩叔夏碧泉

标题包含
和韩叔夏碧泉
灵源一派似河倾,隠映长天万古情。 林影淡摇秋月冷,涧翻先凝玉壶清。 旧栽沿岸柳阴合,新种数株梅子成。 谁引人来问消息,只缘山外有流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胡宏(1105-1161),字仁仲,号五峰居士,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他是南宋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 胡宏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著名的学者和官员...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灵源一支如同河水倾泻而下,映衬着无尽的天际与永恒的深情。 树林的影子在月光下微微晃动,显得有些冷淡,而山间涧水流动时,似乎已凝结成了玉壶般清澈的景象。 沿河岸种植的老柳树荫已成一片,新种的梅树也已渐渐成型。 是谁引来了人询问这山间的信息呢?大概只是因为山外的流水声传入了耳中吧。
去完善
释义
1. 灵源:指山泉源头。 2. 一派:一股,一条支流。 3. 河倾:黄河的水倾泻而下,比喻水流湍急。 4. 隠映:隐现,时有时无。 5. 长天:辽阔的天空。 6. 万古情:长久的情感。 7. 林影:树林的阴影。 8. 淡摇:轻轻地摇曳。 9. 秋月冷:秋天的月光带着寒气。 10. 涧翻:山涧翻滚。 11. 玉壶清:玉壶中的清水,比喻水质纯净。 12. 旧栽:以前种植的。 13. 柳阴合:柳树荫凉处汇合。 14. 新种:新近种植的。 15. 数株:几棵。 16. 梅子成:梅子已结果实。 17. 谁引:引导谁来。 18. 消息:指泉水源头的情况。 19. 只缘:只是因为。 20. 山外有流声:山外传来溪流的声音。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灵源”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山水画卷:倾泻而下的河流,映照着万里长空,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接着通过描写树林、冷月、涧水等元素,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此外,诗中还提及了沿河种植的柳树和新种的梅树,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抒发个人情感方面,诗人采用了隐喻手法,以“消息”暗指人生哲理。最后两句点明主题,暗示人们只有跳脱世俗的纷扰,才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整首诗寓情于景,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和韩叔夏碧泉》是南宋诗人胡宏所创作的。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86年,即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在这个时期,胡宏的生活波折不断。他的父亲胡安国是南宋初年的著名学者,曾担任过朝廷的官职,但因对政治不满而辞官回乡,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胡宏深受父亲的影响,也有志于治国安邦,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他的抱负无法实现,只能将满腔热情倾注于诗歌创作。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局面。金国南侵,占领了北方大片土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只求苟安。这使得许多有识之士痛心疾首,渴望国家能够振兴,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种时代背景使得胡宏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和韩叔夏碧泉》这首诗是胡宏对友人韩叔夏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的和诗。在这首诗中,胡宏通过对碧泉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然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而是从中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和国家命运的忧虑。这种情感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强烈的感染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