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塞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草儿青翠,我与你相隔万里,在遥远的边疆城池上看见落日照耀下的离别居所。我知道我们已经在塞外分离了三年,但你始终没有从云端给我寄来一封信笺。

去完善
释义
《春草》张旭注释:
1. 春草:指春天生长的青草,此处借代春天。
2. 青青:形容草的颜色鲜嫩翠绿。
3. 万里馀:形容距离遥远。
4. 边城:指边疆的城市,这里指代边疆地区。
5. 落日: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这里用来描绘夕阳西下的情景。
6. 离居:离别后的居住之地,这里指离开家乡的人居住的地方。
7. 情知:明明知道。
8. 塞上:古代北方的边塞地区,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9. 三载:三年。

去完善
赏析
《春草》是唐代诗人张旭的一首描绘春天草地的古诗。诗歌以“春草青青”开篇,点明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边城落日”的描绘,展现出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第三句中,诗人通过“塞上三年别”表达了对边疆戍楼的深深感慨,以及与家人分离三年的无奈与忧伤。最后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不寄云间一纸书”的意象,表达了虽然离家万里,却无法将心中的思念传递给家人的复杂情感。整首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地的描绘,深刻地展现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草》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草地,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从诗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张旭生活在唐朝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鼎盛阶段,社会繁荣,文化昌盛。张旭作为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他的诗才横溢,书法技艺高超,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誉。他的作品既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诗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创作《春草》这首诗歌时,张旭可能已经经历过人生的起伏,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时,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这为张旭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因此,这首诗既表现了春天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