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亭
可怜商山乐,黄绮不同归。
闻公有二老,晚节自离奇。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可叹那隐逸山林的乐趣,如今的商山四皓中尚有两位未同归田园。听闻您那儿已有了这样的两个老人,在晚年生活中依然保持奇特的个性。
去完善
释义
商山:地名,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这里曾是汉初四位隐居名士(简称“商山四皓”)的隐逸之地。
黄绮:指汉初的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他们因避秦乱而隐居于商山,世人称之为“商山四皓”。
去完善
赏析
《三老亭》史尧弼赏析:
此诗通过对商山乐的描绘,展现了黄绮不同归的情景。诗人提到听闻当地有两位老人,他们晚年生活离群索居,表现出了独立不羁的品质。整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珍惜晚节、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三老亭》是宋代诗人史尧弼的一首古体诗,创作于宋哲宗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此时正是北宋中期的文治时期,政治较为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然而,国家表面上的繁荣背后也潜伏着危机,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等。
在个人际遇方面,史尧弼在当时并未得到重用,他一直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虽然身处朝廷之外,却对时事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三老亭》一诗,以表达对国家和民众的关注之情。
诗中,史尧弼以“三老”为象征,表达了对有德有才之士的推崇和敬仰。同时,他也暗示出当时朝政的昏暗和民众的苦难。整首诗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在那个特定时代的无奈和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