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离临安道中有作

标题包含
离临安道中有作
拂袖归与喜欲奔,回瞻不觉鼻含辛。 有情犹作迟迟去,何事空余咄咄频。 颍水旧来堪洗耳,西风当日苦多尘。 人间触处皆宜隠,不必桃源始问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扬起衣袖,快乐得想要奔跑;回头一看,才发现自己的辛酸。充满深情的人总是走得慢一些,为什么只留下连连的感叹?颍水的水可以洗涤心灵,但西风吹来的尘土却无法避免。在人间有无数适合隐居的地方,不一定非要到桃花源才能找到路。
去完善
释义
1. 离临安:离开南宋的都城临安,即今天的杭州。 2. 道中:在路上。 3. 拂袖归与喜欲奔:形容急切地想回家。拂袖,挥动衣袖;归与,回家的意思;喜欲奔,形容高兴得想要奔跑。 4. 回瞻:回头看;鼻含辛:形容鼻子发酸,想流泪的样子。 5. 有情:指感情深厚;犹:还;迟迟:慢悠悠的;去:离去。 6. 何事:为什么;空余:只剩下;咄咄频:频繁地感叹。 7. 颍水:颍河,源于河南登封县西境,经周口、安徽入淮河。 8. 旧来:自古以来;堪洗耳:可以清洗耳朵,表示环境幽静;洗耳,用净水冲洗耳朵以除去污垢。 9. 西风:秋天的风;当日:当天;苦多尘:尘土很多,意指环境恶劣。 10. 触处:处处;皆宜隐:都可以隐居;不必桃源始问津:不一定要像桃花源那样才有机会寻找幽静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离临安道中有作》是南宋诗人史尧弼的一首抒情诗。诗中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的愉悦心情,以及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拂袖归与喜欲奔,回瞻不觉鼻含辛”,以“拂袖归与”表达了作者辞官归隐的喜悦,以及“喜欲奔”的急切心情。同时,“回瞻不觉鼻含辛”又暗示了作者在官场的不快经历,体现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失望。 颔联“有情犹作迟迟去,何事空余咄咄频”,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留恋和对世事的不满。虽然渴望离去,但又因友情而犹豫不决;面对世事的纷扰,只能发出“咄咄频”的感叹。 颈联“颍水旧来堪洗耳,西风当日苦多尘”,通过描绘颍水、西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颍水之清可以洗耳,象征着作者对纯洁无瑕的精神世界的向往;西风之苦则代表了尘世中的烦恼和纷扰。 尾联“人间触处皆宜隠,不必桃源始问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人世间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成为隐居之地,并不需要到桃花源才能找到宁静的生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离临安道中有作》是南宋诗人史尧弼在公元1141年前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个时期,正值宋金和议达成,时局相对稳定,但同时民间矛盾依旧尖锐。诗人史尧弼,历经靖康之变,亲眼目睹了民族危难和百姓疾苦,因此他选择离开临安(今杭州),游历四方,以求寻救国救民之道。 诗人对国事民生深感忧虑,故在道中写下这首诗歌,以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全诗既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贯穿始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