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

标题包含
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
洞中滴沥几何深,犹有太古之遗音。 我来一唱三叹息,关雎之乐元非淫。 无声也复鸣东丁,入耳偏向幽人清。 端胜惠山味甘好,奔走水驿烦瓶罂。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洞穴深处,水滴不断滴落,仿佛能听到远古的声音。 我来到这里不禁唱起歌来,感叹再三。那美妙的《关雎》之声,并非淫乐。 即使声音静默,也能听到它在耳边响起,只有幽居的人才能体会这清静之音。 它的美好胜过惠山泉,令人流连往返。即使是水驿中的茶具,也不能打扰到它。
去完善
释义
1. 东丁洞:古代山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2. 江西体:这里指的是江西诗派的风格。江西诗派是我国宋代的重要诗歌流派,以黄庭坚为代表人物。 3. 知难韵:这里指诗人借用地名的谐音表达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困难的认知。 4. 滴沥:指从高处向下滴水或液体下落的声音。 5. 太古:远古时代。 6. 关雎之乐:此处指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劳作时所唱的诗歌,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元非淫:并非淫秽之意。 8. 东丁:地名,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附近。 9. 幽人:这里指隐士或清高脱俗的人。 10. 端胜:一种茶的名字,产于浙江杭州一带。 11. 惠山: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境内的山名,以产泉水而著名。 12. 甘好:味道鲜美。 13. 瓶罂:一种陶制的容器,通常用来装酒或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描绘了作者在洞中聆听水滴声时的感悟和思考。首联以“洞中滴沥几何深”起笔,表现出古人追寻天籁之声的渴望;颔联中的“我来一唱三叹息”则表达出诗人面对这种自然的声音所产生的共鸣;颈联中,诗人认为“无声也复鸣东丁”,暗示了沉默与喧闹之间的辩证关系;尾联则用“端胜惠山味甘好”比喻这种自然的声音胜于世间的一切音乐,使人们为之奔波。整首诗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声音的独特见解和深情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东丁洞效江西体次知难韵》是南宋著名文人史尧弼所创作的古诗词。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未详。这一时期,史尧弼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他的才学并未得到充分重视,但他始终坚守儒家之道,矢志不渝。 当时,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朝野上下醉生梦死,不思进取。而北方中原地区则被金国统治,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史尧弼对此深感忧虑,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恢复宋室的荣光,解救天下百姓。 在这样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史尧弼选择了以文辞寄托忧国忧民之情。他效仿江西诗派的诗风,以寓意深邃的笔法,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使得史尧弼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特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