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丹经卷后
武陵郡西桃花源,水盩山厔蛮区连。
秦人避秦久寓此,种桃千树春风前。
落红满地溪路断,鱼郎舍舟得洞天。
瑞光浮动见宫室,桑竹交映膏腴田。
苍崖老木含太古,民物朴野天理全。
男耕女织无租痛,鸡鸣犬吠通陌阡。
东家西家走相问,客来何许今何年。
历将时事为具言,二世不守嬴氏颠。
人心归汉沛公起,四百余载瞒窃焉。
迄今已复为晋有,尚何惧死长城边。
岂知世态多废兴,闻之抚髀皆喟然。
辞归未许留数日,陈列俎豆如宾筵。
生逢乐土自可乐,山林朝市非相悬。
明朝棹开落尘境,恍如梦破陵谷迁。
渊明一记故实在,世俗竟作神仙传。
裹粮问道不复往,大笑子骥真无缘。
我今置酒嶂峰巅,醉袖起舞凌风烟。
大还有诀谁所传,始自广成授黄髯。
髯龙上征老聃出,谷神立说洪其源。
阴符黄庭龙虎经,伯阳契易诚多端。
况复后学如牛毛,支分派别徒纷然。
先天一气谁真知,来如阳德升九渊。
疾雷破山坤轴裂,政要主者定力坚。
前弦之后后弦前,药物不可锱铢偏。
黑白相寻秘融结,髣髴有象形质圆。
周天运火循屯蒙,非同坡老烧凡铅。
无中生子夺造化,脱骨洗髓乘云軿。
鞭笞鸾凤隘八极,铜驼一笑三千年。
胡为知此不自炼,先儒尝戒偷生安。
人身生死犹昼夜,以道顺守全此天。
何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桃源仙境位置险峻,位于武陵郡以西,连接着山水深处和蛮荒之地。昔日秦人为躲避秦朝战乱而在此地定居,种下了上千株桃树。如今桃林满布,落花铺满了小径,渔夫在这里找到了神秘的洞穴。阳光照射在洞穴中的宫室之上,周围桑树、竹林环绕,土地肥沃。古老的青石、老树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人们朴实无华,生活简单而快乐。没有沉重的赋税负担,男耕女织的生活让这里充满了祥和。邻里之间互访,询问外来客来自何处,经历世事变迁。他们讲述了秦朝灭亡、汉朝兴起的故事,感叹世事无常。而今这片土地已经重回晋朝怀抱,百姓不再受战争之苦。没想到时代更迭如此迅速,众人听完都不禁感叹。
短暂相聚之后,客人告辞离去。当地人民热情招待,如同宾客入席。在这个人间乐土中,人们幸福地生活着,无论城市还是山林,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第二日清晨,船儿离开此地,踏入尘世,恍然如梦。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揭示了这片古老世界的存在,世人却将其当作神仙传说。探寻仙道的人络绎不绝,但真正能领悟其中奥秘的人却寥寥无几。而今在这山巅,我为各位斟酒举杯,舞袖飘动,气吞山河。流传世间的大道法门从何而来?起源于黄帝与广成的对话。而后老子传承道法,奠定道教根基。经文繁多,如《阴符》、《黄庭》、《龙虎经》等,皆为道家的传世之作。道家学说博大精深,后世的学者们分支众多,但却无法触及真谛。先天一气为道家精髓,修炼者可感知阴阳变化,顺应天地运转。精神力量强大之人能推动万物,正如周公、孔子等圣贤所言。修炼过程遵循自然的节奏,如同药草的生长。黑白交融之处是力量的源泉,药力凝练时方可得其形状。运行气血需遵守自然规律,与天地同息。非如苏东坡所写的炼丹歌谣。炼丹修行旨在脱去凡胎,滋润精神世界,驾驭云车,驱策龙凤。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千年后悠然自若。为何知道这些却不身体力行呢?先贤告诫我们珍惜生命,顺应天道。人生如同昼夜更替,只有坚持道义才能成全自己的命运。何必浪费时间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武陵郡:即今湖南省常德市,地处湘北,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桃花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提到的一个美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据说位于武陵郡的西边。
3. 水盩山厔:水盩,指水流曲折;山厔,指山中偏僻的地方。这里用来形容桃花源所在的地理环境。
4. 秦人避秦:据《桃花源记》记载,桃花源的居民是战国时期秦国百姓的后代,他们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生活。
5. 鱼郎舍舟得洞天:鱼郎,指渔人;洞天,指桃花源。这里描述的是渔人发现了桃花源的过程。
6. 瑞光浮动:瑞光,吉祥的光芒;浮动,飘荡。这里形容桃花源的神秘气氛。
7. 苍崖老木含太古:苍崖,青绿色的悬崖;老木,古老的树木;太古,远古的时代。这句诗描绘了桃花源的自然风光。
8. 民物朴野天理全:民物,民众和事物;朴野,朴实无华;天理,自然的道理。这句诗形容桃花源的居民过着简朴自然的生活。
9. 东家西家走相问:东家,东方的人家;西家,西方的人家。这句诗描绘了桃花源居民之间的友好互动。
10. 二世不守嬴氏颠:二世,秦始皇的孙子嬴胡亥,他在位期间,秦朝迅速灭亡;嬴氏颠,指秦朝的衰落。这句诗批评了嬴胡亥的统治。
11. 人心归汉沛公起:人心,民心;归汉,指希望汉朝统一天下;沛公,指刘邦,他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这句诗描述了秦朝灭亡后,民心倾向于汉朝。
12. 四百余载瞒窃焉:瞒窃,暗地里窃取。这句诗形容项羽和刘邦在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争夺天下。
13. 迄今已复为晋有:迄今,至今;复,又;为晋有,被晋国占领。这句诗形容现在已经被晋国占领。
14. 长城边:长城,古代的防御工事;边,边疆。这句诗形容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
15. 渊明一记故实在:渊明,陶渊明的字;一记,一篇记载;故实,过去的事实。这句诗提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录了真实的事情。
16. 世俗竟作神仙传:世俗,普通人;竟,竟然;作,编造;神仙传,关于神仙的故事。这句诗讽刺了人们把桃花源当作神仙居住的地方。
17. 裹粮问道不复往:裹粮,携带粮食;问道,寻找真理;不复往,不再去。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不再去追求虚妄的事物。
18. 大有:道家术语,指宇宙间无所不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19. 广成:广成子,传说中的道家仙人。
20. 老聃: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1. 谷神:道家术语,指生命的本原。
22. 洪其源:洪,广大;其源,源头。这句诗形容道家的学说源远流长。
23. 阴符黄庭龙虎经:阴符,道家经典《阴符经》;黄庭,道家经典《黄庭经》;龙虎经,道家经典《龙虎经》。这三部经典都是道教的重要著作。
24. 伯阳契易诚多端:伯阳,指道家仙人伯阳甫;契易,《周易》的别名;多端,多方面。这句诗形容道家学说的丰富多样。
25. 先天一气谁真知:先天一气,道家术语,指宇宙间的原始生命力;真知,真正的理解。这句诗询问谁能真正领悟先天一气的真谛。
26. 政要主者定力坚:政要,政治的要领;主者,领导者;定力坚,坚定的定力。这句诗强调领导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定力。
27. 周天运火循屯蒙:周天,整个宇宙;运火,运用火的力量;循,遵循;屯蒙,《周易》的两个卦名,分别代表事物的初期和成长期。这句诗形容道家修炼过程中的规律。
28. 同坡老烧凡铅:坡老,苏东坡;烧凡铅,烧制普通的铅。这句诗与前面的诗句相比,显得不那么严谨,可能是诗人故意设置的幽默元素。
29. 无中生子夺造化:无中生子,道家术语,指从无到有地创造生命;夺造化,掌握创造生命的奥秘。这句诗形容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
30. 鞭笞鸾凤隘八极:鞭笞,驱使;鸾凤,凤凰一类的神鸟;隘八极,控制整个宇宙。这句诗形容道家修炼成功后的神奇力量。
31. 铜驼一笑三千年:铜驼,传说中的神兽;一笑,笑看;三千年,漫长的时间。这句诗表达了道家超脱时间、笑看世界的豁达态度。
去完善
赏析
《留题丹经卷后》史尧弼赏析:
这首诗以武陵桃花源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人们过着男耕女织、鸡鸣犬吠的生活,没有战争的困扰和压迫。诗人以史为鉴,感叹世事多变,但始终坚信大道自然,以道家修炼的理念来表达人生的境界与追求。诗中既有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向往,又有广成子、老子等道家仙人的神秘色彩,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留题丹经卷后》是南宋诗人史尧弼的一首抒怀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际,金国南侵,而朝廷内部又党派纷争激烈。
史尧弼作为当时的文人墨客之一,身处这样的历史洪流之中,他的心境也深受影响。面对国家的困境,他既忧国忧民,又对现实感到无奈和困惑。在这首诗中,他以“留题丹经”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矛盾心态。
在诗中,史尧弼借用道家炼丹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和谐的期望。他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希望能够借助道家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现实中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使他深感无力回天。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