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刘中远侍郎 其三
沄沄绿水边,丈室一萧然。
顾陆留青箬,宗雷老白莲。
研朱看点易,摇麈听谈玄。
忽忽风流尽,长怀晋宋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文:在那广阔的水岸边,有一间简陋的屋子显得格外萧瑟。屋里摆放着顾陆两位先贤的画作,屋外则有一片老白莲生长在池塘中。在这里,研磨朱砂以辅助阅读《易经》,手持拂尘倾听哲学讨论。虽然风华已然消逝,但仍令人怀念那魏晋南北朝的时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沄沄: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2. 绿水:清澈的水流。
3. 丈室:佛教用语,指寺院中的僧房或佛堂。
4. 萧然:孤独无依的样子。
5. 顾陆:指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南朝画家陆探微。
6. 青箬:指青色的竹片。
7. 宗雷:指宋代书画家米芾。
8. 白莲:白色的莲花。
9. 研朱:研磨朱砂,这里指研究经典著作。
10. 点易:点化《周易》,这里指研究《周易》。
11. 摇麈:挥动麈尾,这里指谈论哲理。
12. 谈玄:谈论道家哲学。
13. 忽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14. 风流:指美好的风貌和风雅的举止。
15. 长怀:长久怀念。
16. 晋宋前:指晋代和宋代之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绿水之畔拜访刘中远侍郎的场景,展现了刘府的清幽和主人高雅的风貌。首联以流水喻时间流逝,形象地刻画了刘府与自然的和谐。颔联则通过提及顾、陆两位书画大师留下的墨宝以及宗、雷两位隐者所钟爱的白莲,表达了刘中远侍郎的高雅情操。颈联描述了刘中远侍郎研习古籍经典,聆听哲理讨论的生活情景。尾联诗人感慨岁月匆匆,风华渐逝,但他始终怀念刘中远侍郎当年那令人敬仰的风采。整首诗以清丽脱俗的语言和丰富深厚的内涵,充分展示了刘中远侍郎的形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史尧弼的《挽刘中远侍郎 其三》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中国南宋时期。这段时间内,史尧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然而他并未在官场上取得显著成就,这使得他的心灵颇受挫折。与此同时,南宋朝廷受到北方金国的威胁,国家局势并不稳定。因此,诗人渴望一个贤能的政治领袖来挽救国家命运。
《挽刘中远侍郎 其三》表达出诗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刘中远侍郎的敬仰和悼念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刘中远侍郎为榜样,期望他能挺身而出,为国家排忧解难,实现民族振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尧弼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对政治领袖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