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畴春望 其一

标题包含
西畴春望 其一
暖日开晴陌,春风百卉生。秧新初有色,叶嫩不成声。一雁归遥海,双峰接远情。美人何处所,泽畔几回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何绛,字叔清,号东廓,明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何景明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对何绛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绛在文学、史学、哲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绿油油的秧苗渐渐显现出色彩,嫩绿的叶片在风中沙沙作响。一只孤雁飞向遥远的天际,两座山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深情。那位美人在哪里呢?她可能在水边漫步,流连忘返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西畴:古代诗文中常用“西畴”一词形容田亩或田野。 2. 暖日开晴陌:指阳光照在宽阔的道路上,天气晴朗。 3. 百卉生:各种花卉开始生长。 4. 秧新初有色:新生的秧苗刚刚有了绿色。 5. 叶嫩不成声:指嫩叶还不完全长成,无法发出声音。 6. 一雁归遥海:一只大雁飞向遥远的海洋。 7. 双峰接远情:双重的山峰连接着远方的情感。 8. 美人何处所:美丽的女子在哪里? 9. 泽畔几回行:在泽地边来回行走了几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暖日开晴陌,春风百卉生”为春天平添了几分生机盎然之感。紧接着,诗人用“秧新初有色,叶嫩不成声”展现出春天里绿油油的嫩芽和生机勃勃的情景。 诗中“一雁归遥海,双峰接远情”是富有情感的一笔,通过大雁和山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而最后两句“美人何处所,泽畔几回行”则是对美人的思念之情,充满了无尽的遐想与盼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畴春望 其一》是何绛于清朝初期创作的五言律诗。该时期正处于明清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何绛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人,曾任职于明朝的官僚机构。在明亡之后,他深感悲痛,对故国的思念之情难以释怀。在这种背景下,他创作了《西畴春望 其一》这首诗。 诗中写道:“独树知何代,长江是昔年。晴川销百二,春草入三川。戍火参旗外,渔灯络纬前。片帆青雀舫,只此是烽烟。”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诗人感慨万千,希望战争早日结束,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