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标题包含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欧阳观曾任绵州推官。欧阳修四岁时丧...查看更多
软软
去完善

译文
身处异乡,这里的风物和人都显得陌生,只有那熟悉的东风依旧如故。
软软
去完善
释义
参军:作者自指;乱如云:思绪纷乱如云;愁送春:忧愁地送别春天
软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西湖的盎然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形成鲜明对比。开篇两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点明时间与地点,展现出一幅清新明媚的春景图。接着,“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繁华与短暂。 随后转入抒情部分,诗人借“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中的苦闷与无奈。尤其是“白发”二字,凸显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悲凉。而“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则将视野拉向远方,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下半段从空间转换入手,“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刻画了一个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面对春天来临时的矛盾心理:既渴望又恐惧。这种情绪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得到了延续——“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自然界的复苏反衬出人生的迟暮感。 最后两句“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收束全诗,强调了人在他乡的孤独与疏离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安慰:尽管世事变迁,但春风始终如一位老朋友般陪伴左右。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软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景祐三年(1036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改革而被贬至夷陵。此时的欧阳修正值壮年,却遭遇仕途坎坷,内心充满矛盾与愁绪。春日来临,西湖美景触发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以“春”为核心意象,将自然之春与人生之春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身处异乡的孤寂、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岁月蹉跎的深沉叹息。全诗情景交融,既描绘了西湖春色的盎然生机,又暗含着诗人复杂的心境。
软软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