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微亭分韵得空字
缥缈千层外,萦纡一径通。
飞甍明落日,巨栋挂斜虹。
赏眺资公退,招邀得调同。
九天开浩荡,万象入牢笼。
水色连晴碧,云容借晚空。
清乘庾公兴,快挹楚王风。
弁侧金罍倒,楼昏画角终。
明朝车马客,陡觉厌尘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渺的景致在远方层层叠叠,一条小径蜿蜒曲折通向幽深处。宏伟的建筑在落日照耀下熠熠生辉,巨大的屋梁仿佛挂着彩虹般绚丽。闲暇时欣赏这美景,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共享美好时光。天空浩渺无垠,万物尽收眼底。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晴空;云朵在天际浮动,映衬着晚霞。眼前的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夜幕降临,酒宴结束,曲终人散。明天又会迎来新的宾客,让人忽然觉得红尘俗事不过如此。
去完善
释义
1. 清微亭:古代诗人常常游览的名胜古迹。
2. 缥缈:形容虚无或空幻的样子。
3. 萦纡:曲折萦绕。
4. 飞甍:高耸的屋脊。
5. 公退:公务结束后。
6. 调同:和谐共处。
7.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泛指极高之处。
8. 浩荡:广阔无边的样子。
9. 万象:各种自然景象。
10. 牢笼:喻指捕捉动物的工具或方法。这里用于描绘自然景观。
11. 晴碧:晴朗时的碧绿景色。
12. 借晚空:借用傍晚时的天空。
13. 清乘:形容清爽的乘车出行。
14. 庾公兴:以庾信的诗句比喻游览名胜古迹的兴趣。
15. 楚王风:指楚国雄浑之风。
16. 弁侧:帽子旁边。
17. 金罍:古代的青铜酒器。
18. 画角:古管乐器,用作军号。
19. 车马客:指来自远方的客人。
20. 尘红:尘土飞扬中的红色事物,这里用来表示忙碌的世界。
去完善
赏析
《清微亭分韵得空字》傅察这首诗歌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缥缈千层外,萦纡一径通”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山水的层次感和路径的曲折;而“飞甍明落日,巨栋挂斜虹”则展示了夕阳下的建筑之美。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与友人共享的乐趣,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外,诗人还通过“九天开浩荡,万象入牢笼”等诗句,表达了大自然包罗万象、变化万千的特点。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微亭分韵得空字》是宋代诗人傅察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正值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在文学方面,诗人们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崇尚“文以载道”,力求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诗人傅察生活在这个时代,他本人具有深厚的学问和卓越的才情,这使得他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他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显赫,因此我们对他的一生知之甚少。在这首《清微亭分韵得空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傅察对于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清微亭分韵得空字》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特点。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