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夏日登清微亭

标题包含
夏日登清微亭
永日留烦暑,斯楼得屡登。 向来知异境,高处若无凭。 远岫生云直,轻风蹙浪层。 试承金掌露,更接玉壶冰。 抵掌宾朋盛,题诗气象增。 望穷遗憾在,我欲醉时升。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傅察(1089年-1126年),字公晦,北宋末年著名文人,历任国子主簿、监察御史等职。他因刚正不阿、直言敢谏而受到时人的赞誉。 傅察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在科举考试中,他以优异的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被炎热的夏日困扰,这个高楼却常常让人来此登高。 此处美景非凡,站在高处仿佛无依无凭。 远处的山峦升起洁白的云朵,轻柔的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想尝试汲取这如黄金般的露水,更想品味那如同美玉般的冰泉。 这里宾客满堂,热闹非凡,诗歌题咏的气氛越来越浓。 望着无尽的风光感到些许遗憾,我希望在沉醉时能飞升天界。
去完善
释义
1. 清微亭:位于中国某地的亭子。 2. 永日:长时间的。 3. 留烦暑:留下炎热的夏天。 4. 斯楼:这个亭子。 5. 异境:奇特的地方。 6. 高处:指亭子的顶端。 7. 远岫(xiù):远方的山峦。 8. 云直:形容云朵的形状。 9. 轻风:微风。 10. 蹙(cù):皱起,聚拢。 11. 层:一层层的波浪。 12. 金掌露:用金子制成的手掌形状的露水容器。 13. 玉壶冰:用玉石制成的水壶,里面装有冰块。 14. 抵掌:鼓掌,表示兴奋或赞同。 15. 题诗:在物品上写诗。 16. 气象:景象。 17. 望穷:看遍。 18. 遗憾:不满足。 19. 醉时升:喝醉时上升,寓意追求自由的精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登临清微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峦、轻风和流水等自然景物,展现了夏日清凉的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金掌露”和“玉壶冰”两个典故,暗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能与朋友共同欣赏美景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登清微亭》是南宋诗人傅察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1189年,正值金世宗完颜雍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期,宋金之间相对稳定,文化交流频繁。然而,在暗流涌动之下,两国间的敌对情绪始终存在。 傅察生于书香世家,他的家族世代为官,他的父亲傅亮是南宋名臣,曾任尚书右丞。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傅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被朝廷任命为太学录,后来又升任太学博士。然而,由于他在朝中的直言不讳,屡遭排挤,这使得他对朝廷的不满日益加深。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权臣当道,政治腐败。面对这样的现实,傅察深感忧虑,他希望以自己的才华和勇气,为国家尽一份力。然而,他在朝中受到排挤,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傅察选择离开朝廷,回到家乡,过着隐逸的生活。 夏日登清微亭之时,傅察正值壮年,他有感于国家的现状和自己的遭遇,写下了这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篇。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眷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既体现了傅察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