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鹭鸶

标题包含
鹭鸶
闲立春塘烟澹澹,静眠寒苇雨飕飕。 渔翁归后汀沙晚,飞下滩头更自由。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谷(851年-910年),字守愚,唐朝末期著名诗人。他的籍贯是江西宜春,出生于书香世家。 郑谷在唐宣宗大中三年(859年)中进士,历任京兆尉、都官郎中等职务。他性格刚直,不畏权贵,曾因为直言不讳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闲暇时,池塘中烟雾弥漫,静静地躺在寒冷的芦苇丛中,享受着春雨带来的凉爽。当渔夫完成一天的工作回到岸边的时候,夕阳下的沙滩显得格外宁静。而那自由自在的水鸟在沙滩上翩翩起舞,成为了这美好画面中最亮眼的一笔。
去完善
释义
1. 春塘:春天的池塘。 2. 烟澹澹:烟雾弥漫的样子。 3. 静眠:安静地睡眠。 4. 寒苇:寒冷的芦苇。 5. 雨飕飕:形容风雨声。 6. 渔翁:打鱼的渔夫。 7. 汀沙:水边沙滩。 8. 滩头:河岸的滩地。 9. 自由:无拘无束。
去完善
赏析
《鹭鸶》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描绘白鹭的诗。在这首诗中,郑谷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白鹭的宁静与自由。首句“闲立春塘烟澹澹”,通过描绘春天里平静的水塘和弥漫其中的轻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静眠寒苇雨飕飕”,进一步刻画了白鹭在寒冷的芦苇丛中安静休息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表现出白鹭生活的宁静,还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渔翁归后汀沙晚”,描述了傍晚时分渔翁归来的景象。这句诗以渔翁的出现为转折点,打破了前面所营造的宁静氛围,使整首诗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这句诗还通过对比渔翁的归来与白鹭的飞翔,强调了白鹭的自由生活。最后一句“飞下滩头更自由”,则通过描绘白鹭从天空中自由降落至滩头的画面,形象地展示了白鹭的自由本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白鹭自由生活的赞美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同时,诗人在诗歌的结构上采用了先宁静后生动的布局,使得整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独具匠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鹭鸶》是唐朝诗人郑谷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90年左右,正值晚唐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而郑谷本人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失利,但并不气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郑谷在创作这首《鹭鸶》时,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期。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脱颖而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将自己比作孤独的鹭鸶,表达了内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他也通过对鹭鸶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己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性格。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在那个时代,人们普遍关注个人的命运和社会的和谐。因此,郑谷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鹭鸶》这首诗是在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和个人遭遇困境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郑谷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