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友辞 鸂鶒

标题包含
水友辞 鸂鶒
鸂鶒,鸂鶒,水花萧疏并花立。夜倚岩花眠野香,平稳溪山总如律。春水温,秋水寒,攲岸侧岛阴栾栾。呜呼此友兮常相安,虚舟横渡人搴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质(1035年-1112年),字景文,号雪山,北宋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王质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被任命为地方官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池塘边的鸳鸯鸟,与花儿并立在水上。夜晚依靠着岩石上的花朵休息,周围弥漫著自然的香气,它们静静地栖息在平静的溪流和山间,就如守纪律一样。春天里的水温度适中,而秋天的水则显得清冷;在水边倾斜的岛屿上,树木郁郁葱葱。愿这伴侣总是能相互依赖、相互陪伴,有时又像一帆孤舟,穿越水面,引人注目。
去完善
释义
1. "水友辞":这首诗的题目,"水友"指的是在水边游荡的朋友,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在水上漫游时遇到的同伴。 2. "鸂鶒":一种水鸟,也叫紫鸳鸯,形状像鸭,羽毛呈淡紫色和白色相间,生活在水边。 3. "水花萧疏并花立":描述了鸂鶒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与花朵为伴的情景。"萧疏"指稀疏,这里用来形容水花四溅的样子。 4. "夜倚岩花眠野香":夜晚,鸂鶒依靠在岩石上的花朵上休息,周围弥漫着野花的香气。 5. "平稳溪山总如律":描绘了溪水和山峦和谐共存的景象,如同遵守着某种规律一般。 6. "春水温,秋水寒":这是从季节变化的角度对溪水温度的描绘,春天溪水温暖,秋天则显得寒冷。 7. "欹岸侧岛阴栾栾":形容岛屿和岸边树木茂密,遮天蔽日的景象。"欹"是倾斜的意思,"阴栾栾"表示阴郁浓密的氛围。 8. "呜呼此友兮常相安":感叹鸂鶒这样的朋友总是能和自己和谐相处,不受外界干扰。 9. "虚舟横渡人搴帘":描述了在水上漂泊的人乘着小船,拉开帘子欣赏美景的情景。"虚舟"是无人的小船,"搴帘"是指拉开帘子的动作。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水乡生活的诗。诗人以鸂鶒(一种水鸟)为题,通过对它们的观察,展现了一幅宁静的水乡画面。 首先,诗人用“水花萧疏并花立”来形容鸂鶒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场景,表达了它们在水中的悠然自得。接着,诗人通过“夜倚岩花眠野香”描绘了夜晚时,鸂鶒栖息在岸边的花朵上,闻着淡淡的花香入睡的情景,展现了它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接下来,诗人以“平稳溪山总如律”来形容这片水域的山山水水,表达出它们所生活环境的平静与安宁。然后,诗人通过“春水温,秋水寒”来形容季节变化时,水域温度的变化,体现了四季交替的自然规律。 之后,诗人用“攲岸侧岛阴栾栾”来描绘岸边和岛屿上的树荫,以及鸂鶒在此乘凉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接着,诗人以“呜呼此友兮常相安,虚舟横渡人搴帘”来表达自己对鸂鶒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鸂鶒的描绘,展现了水乡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的场景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友辞·鸂鶒》是南宋文人王质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流传于《全宋词》之中。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0年左右,正是南宋绍兴年间。 在这一年代里,中国正处于南宋和金朝对峙的历史阶段,而王质正生活在这个时期。他曾任过枢密院编修、尚书郎等官职,后因遭人陷害罢职,流寓江南一带。这段人生的起落波折,使他对社会的炎凉有着深刻的体验。 与此同时,由于南宋统治者采取偏安江南的政策,使得江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当时的文人墨客纷纷投入到诗词创作的热潮之中,各种流派竞相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景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王质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通过描绘鸂鶒这一水鸟形象,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