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黄仲本诗再和二首以寄之 其二
樯燕呢喃浪语人,岸花飞舞苦伤情。
賸穷诗眼三千界,漫鼓琴心一再行。
他日湖山还帝里,别时风雨满江城。
思君直欲令人老,流水沄沄日夜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船头的燕子低语着波浪的声音,岸上的花儿翩翩起舞却让人感到愁苦。我这只剩下的贫穷的眼睛,望穿了这三千世界,漫不经心地弹奏着我的心弦,一遍又一遍地前行。总有一天我会回到那美丽的湖泊和山脉,在离开的那一天,风大雨大充满这座江城。思念你的心情让我逐渐老去,就像那日夜流淌不息的江水。
去完善
释义
1. "樯燕":指船上的燕子。
2. "呢喃":低声细语或私语。
3. "浪语人":意为在船上说话的人。
4. "岸花":岸边的花朵。
5. "飞舞":在空中飘舞。
6. "賸穷":剩下的意思。
7. "诗眼":观察诗歌的视角或观点。
8. "三千界":佛教用语,指无限的世界。
9. "漫鼓":随意弹奏的意思。
10. "琴心":弹琴的心情。
11. "一再行":反复进行的意思。
12. "他日":未来某个时候。
13. "湖山":湖泊与山峰。
14. "帝里":指京城。
15. "别时":离别的时候。
16. "风雨满江城":形容江边的城市被风雨笼罩。
17. "思君":思念你的意思。
18. "令人老":让人变老。
19. "流水沄沄":水流不断的样子。
20. "日夜倾":日日夜夜地流淌。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仲本的别离之情。开篇两句通过“樯燕呢喃”、“岸花飞舞”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别离的氛围,使诗人陷入了深深的哀愁。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作诗的才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诗眼”、“琴心”等词汇,表达了他们的友谊是高雅的艺术品,是珍贵的精神财富。同时,诗人还通过“他日湖山还帝里”表达了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重回故地,再次相聚的愿望。而最后两句则以流水滚滚而下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如同流水一样,无法阻止。整首诗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展示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得黄仲本诗再和二首以寄之 其二》是南宋诗人虞俦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70年左右,当时南宋正处于宋金对峙时期,政治形势较为紧张。
诗人虞俦在这期间的人生际遇颇为波折。他年轻时曾担任地方官吏,后遭贬谪至江西等地,长期在地方任职。尽管遭遇坎坷,但他始终坚守气节,关心民生,致力于教育和发展文化事业。在这段时间里,虞俦与友人黄仲本相互赠答唱和,共同抒发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在同一时代背景下,南宋王朝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逐渐走向衰落,北方金国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日益稳固。然而,在这样艰难的岁月里,文人墨客们仍然保持着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们通过诗歌、散文等艺术形式,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