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 其二
送尽飞鸿眼欲穿,家山政在落霞边。
快来幸有梅堪折,莫待相将柳欲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望着远飞的鸿雁消失在天边,我的家山正落在晚霞的那一边。幸运的是,快些归来时还有梅花可以折取,不要等到柳树昏昏欲睡时才想起回家。
去完善
释义
1. "飞鸿":这里指代书信或信息,因为古人常以鸿雁传书。
2. "眼欲穿":形容盼望之极,眼睛都要望穿了。
3. "家山":家乡的山,这里指代作者思念的故乡。
4. "政":语助词,相当于"正"。
5. "落霞":晚霞。
6. "快来":赶紧回来。
7. "幸有":幸运的是有。
8. "梅堪折":梅花已经可以采摘了,这里暗示季节已是春天。
9. "莫待":不要等到。
10. "相将":相互照应,这里指代家人。
11. "柳欲眠":柳树看起来像是要睡着了,这里暗示夜晚即将来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鸿雁传书的传统意象开篇,描绘出诗人翘首期盼故乡来信的急切心情。紧接着,诗人运用落霞与家山的对照,使思乡之情愈发浓烈。然后,诗人提醒家人,梅花即将盛开,应趁此时赏梅,勿待春去,柳絮飘零。全诗情感真挚,表达出思念故乡亲人、盼望团圆的心情。同时,也寓含着时光流逝、花开花落的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汉老弟寄诗三绝情见乎辞使人愈增离索之感依韵和其诗 其二》是宋代诗人虞俦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5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个时期,作者虞俦身为一位南宋文人,面对国家局势动荡、百姓疾苦的社会现实,他常常忧虑国事。在诗人寄给汉老弟的这三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因战乱而不得不分离,思念之情溢于言表。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战争导致离别的痛心之情。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北宋社会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外患不断,使很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更加注重抒发个人的情感,表达对亲友、家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渴望和平稳定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