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麦

标题包含
咏麦
平生笑盗儒,口诵青青麦。 刻烛和新诗,此夕知何夕。 六花来未晚,三白会有获。 雨旸亦天事,勤惰繄人力。 何妨纵牛羊,况已遍陇陌。 青黄未交时,补助岂无责。 我亦念归田,聊作数旬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虞俦(1078-1143),字寿老,南宋词人,浙江慈溪人。 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曾中过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地方官职。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关心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风光和表...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一笑置之那些浅薄的书生,口中念着青青的麦田。 点燃蜡烛来写新诗,今天这个晚上我知道了什么是夜。 雪花飘来的时间并不算晚,白雪覆盖的希望终将会实现。 无论是雨天还是晴天都是上天的安排,勤奋或懒惰却全在人的意愿。 何不放开牛和羊,让他们自由地在田间漫步。 青绿与枯黄并未交替的时候,帮助自然岂能没有责任? 我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回归田园生活,暂时当一个农夫吧。
去完善
释义
1. 盗儒:指轻视农耕、空谈误国的文人。 2. 青青麦:形容麦子生长茂盛的景象。 3. 刻烛:指在蜡烛上刻度以限制写诗的时间。 4. 六花:指雪花的六个花瓣。 5. 三白:指三场大雪。 6. 雨旸:雨雪和晴天。 7. 勤惰:勤奋和懒惰。 8. 牛羊:指放牧的牲畜。 9. 陇陌:田间的小路。 10. 青黄:指青黄不接的时候。 11. 归田:回乡务农。 12. 旬客:短暂做客。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农耕和收获的诗。诗人以青麦为题,表达了对于农耕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全诗通过描写麦田、农人、风雨等元素,展现了农民辛勤耕作的情景,以及对农业丰收的期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农耕生活的一种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麦》是南宋诗人虞俦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兵的入侵和朝廷的腐败,国家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然而,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仍然是国家的经济基础,农民的生活仍然困苦。虞俦作为一名文人,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关注。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麦子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民生痛苦的忧虑。 在这段时间里,虞俦的人生际遇也相当波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因为直言敢谏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的体会。他的诗歌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心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在《咏麦》这首诗中,虞俦通过对麦子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和对民生痛苦的忧虑。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帮助农民的自责。这些都反映出他在这一时期的深刻人生体验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