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 其二
拂衣归憩旧烟萝,钟鼎山林竟孰多。眼看空花皆是幻,心同古井肯重波。清谈三尺竹如意,宴坐一枝松养和。我亦行抛簪笏去,从君春日晒渔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奥莉弗小姐姐🐰
去完善

译文
脱下长袍回到宁静的往昔生活,是执着于名利地位还是拥抱自然? 一切似真似幻如水中月镜中花,内心像古老的深井一样平静无波。闲暇时与朋友清谈共享竹子般的品质,静坐时修养身心如同松树般坚韧不拔。我也愿意放下世俗的压力和束缚,跟随你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一同享受简单的生活。
奥莉弗小姐姐🐰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拂衣:指甩动衣襟,形容归隐之意。 2. 烟萝:烟雾笼罩的藤萝,此处指山林隐居之处。 3. 钟鼎:代指富贵地位。 4. 古井:比喻心境平静。 5. 竹如意:竹子制成的如意,象征高雅之物。 6. 宴坐:静坐。 7. 一枝松:寓意悠闲的生活。 8. 养和:调养身心,和谐相处。 9. 簪笏:古代官员的手板,此处以簪笏代指做官。 10. 行抛:将弃之不用。 11. 从君:追随您。 12. 春日:春天的阳光。 13. 渔蓑:渔夫披的蓑衣,此处指渔夫生活。
奥莉弗小姐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隐逸山林的情景,表达了他们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共同志趣。 首联描述了友人寿基致政左司辞官回乡,回归山林的生活。诗中以“钟鼎”比喻繁华的朝廷,以“烟萝”代表隐居的山林,暗示出二人对于世事的态度迥然不同。 颔联通过视觉上的“空花”和心灵上的“古井”两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世事如幻,内心的平静才是永恒的真谛。 颈联描绘了友人在山林之中的日常生活:闲暇时与朋友清谈,手持竹如意;静坐时用松枝调养身心。 尾联则表达了诗人的期许:希望自己也能抛弃世俗功名,与友人一同在春日里享受钓鱼的闲适生活。
奥莉弗小姐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呈寿基致政左司二首 其二》是南宋诗人汪藻的作品。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也就是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 在这一年里,汪藻的人生经历了重大转折。此前,他曾担任尚书吏部郎、端明殿学士等要职,但在政治上遭遇挫折,被贬为地方官。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看清了官场黑暗,萌生了退隐之意。因此,这首古诗中的“致政”二字,意味着汪藻已经决定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这一时期的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在外部,金兵南侵,国土沦陷,民生疾苦;在内部,朝政腐败,党派斗争激烈。汪藻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此深感忧虑和痛心。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于是选择远离政治漩涡,专心致志地从事文学创作。 在这首古诗中,汪藻通过怀念昔日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这首诗既是汪藻个人心路历程的写照,也是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群体共同的心声。
奥莉弗小姐姐🐰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