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知全禅师南游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知全禅师:诗人所送的友人,一位修行高深的僧人。
2. 京城:指唐代国都长安。
3. 谈空:谈论佛教教义中的“空”观念。
4. 万乘:皇帝及皇室的尊称,这里代指皇家。
5. 北行:往北方前行。
6. 山已雪:指北方地区已进入冬天,山上白雪覆盖。
7. 南去:往南行走。
8. 木犹青:树木还保持着绿色,表示南方还未到冬天。
9. 夜岳:夜晚的山。
10. 禅销月:指夜深人静时,月光下禅修。
11. 秋潭:秋天的水潭。
12. 汲动星:汲取水源时映照出星星的影子。
13. 回期:归来的时间。
14. 高冥:高远幽深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送知全禅师南游》刘得仁这首五言律诗以禅宗法师知全禅师为题,描绘了其从北到南的行程。诗人以京城的盛誉为引子,表达出知全禅师在谈空论道方面的造诣。“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则形象地描绘了南游过程中的地理变化。接下来的“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则进一步刻画了知全禅师的心灵修炼之深,即使是在月色下禅修也能消融月亮的光辉,秋潭中的汲取星辰之力,体现出他超凡脱俗的意境。尾联的“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寓意着诗人对知全禅师的敬仰和期盼,虽然不知归期几何,但他如同一只高飞的孤鹤,遨游在天际之间,令人神往。整首诗将自然环境与人物心境相融合,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知全禅师由衷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知全禅师南游》是唐代诗人刘得仁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840年至859年之间,正值唐武宗会昌年间。在这期间,唐朝国势渐衰,内外矛盾加剧,社会动荡不安。而刘得仁作为朝廷官员,目睹了这一时期的政治腐败和民生疾苦,对现实充满了忧虑和关切。
在这个背景下,刘得仁结识了知全禅师,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知全禅师准备南下云游时,刘得仁为他送行,写下了这首《送知全禅师南游》。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也隐含着对乱世之中的期许与向往。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情感显得尤为珍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