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渔家

标题包含
渔家
渔家临水住,春尽无花开。 年年谢流水,流得好花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渔夫靠水而居,春天即将结束,花朵也已凋谢。 尽管年年花儿谢幕,却换来了水流中的落花。
去完善
释义
《渔家》:该诗选自明朝诗人邵定的作品。 注释: 1.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家庭或个人。 2. 临水住:靠近河流或湖泊居住。 3. 春尽:春天的结束。 4. 无花开:没有花朵开放。 5. 年年:每年。 6. 谢流水:指流向下游的河水。 7. 流得:因水流而获得。 8. 好花:美丽的花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渔家》描绘了渔民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恩赐。诗人以“渔家临水住”起笔,描述了渔家人的生活环境,点明了他们是以捕鱼为生的人群。紧接着,“春尽无花开”则传达出春天的离去、花季的消逝所带来的荒凉感,暗示了渔家的朴素生活并无赏花之趣。然而,诗人在后面两句突然转境:“年年谢流水,流得好花来。”每年春天,河流把花儿带到沿岸的渔村,使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这喻示着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和生命力的顽强,即使生活中困苦重重,人们依然能够在大自然中找到希望和美丽。总的来说,这首诗既表现了渔家生活的艰苦,又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得全诗呈现出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温暖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是南宋诗人邵定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大约公元1240年左右。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战乱频繁,民生疾苦。 在创作《渔家》时,邵定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他曾任国子监博士,后因政治原因被贬谪到江南一带。在这段时期,邵定亲眼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困苦,深感社会现实的残酷。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守信念、不畏艰难的品质。 在这一时期,南宋朝廷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屡屡失利,领土不断丧失。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政治腐败严重。然而,江南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相对较为安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较为繁荣。邵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